王充简介:“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

哲学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爱慕智慧”,中国人则说“知人则哲”(《书·皋陶谟》)。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亲和源头,因为它是关于世界观,关于万事万物本 质的学说。哲学的聪明是大聪明,即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聪明,它是存在于世俗生活、商业手段、 人际场合、争名夺利之中,其实都只是小聪明而已,一时的热闹。古今中外的哲学体系,被大体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块。我们早在中学课本中就已知道,简 单地说,前者认为精神(既意识)是万物本原,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产生物质,“形而上者谓之道”(《易·系辞上》,下同);后者认为物质是万物本 原,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产生精神,“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教科书上的观点,听起来很枯燥、抽象,也很玄妙、高深。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就是前者相 信鬼神的存在,凡人之外有神仙,凡间之上有天界,人之生前死后有鬼魂,有前生来世,有命运主宰;后者却不相信。
  在中国,唯心主义哲学 与唯物主义哲学流派,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互相之间的论战与斗争,相克而相融,可谓刀光剑影、针锋相对,既尖锐又共进。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学 者,有战国时的荀况东汉的王充、南朝的范缜、明清之交的王夫之清朝的戴震等。其中,王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发扬广大的里程碑式人物。
> 王充 >    王充(公元27—约公元96),东汉哲学家,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诞生于刘秀建立东汉的第三年,出身 “孤门细族”,因孝顺著称,幼年好读书,后游历洛阳。曾在太学就读,拜著名史学家班彪为师,但时间很短。因家贫,无钱买书,只好在洛阳书肆为人家卖书并抽 空阅览,饱读诗书,又不死记章句,遂博通百家之言,基本上还是属于自学成才。记忆力好,且擅长辩论。后归南方乡里,任县椽功曹、州从事,转治中等小吏。多 次和上级不合而争论。晚年离官家居,开过私塾,终生潦倒,但“居贫苦而志不倦”。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往来,著书立说,今存《论衡》85篇(另有《养性书》 16篇,已佚),20余万字,以30余年之力写成。此著针砭时弊,许多观点鞭辟入理,石破天惊,在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不能公开阅读。直到东汉末年以 后才广泛传播开来,产生巨大影响。
  对西汉以来成为正宗的谶纬神学,以及董仲舒的所谓“天人感应”说,王充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公开 标榜“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论衡·自然篇》,下同),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这是很需要勇气的,简直有些大逆不道。我想,他也是 因为有一肚子的气,觉得自己久居人下、怀才不遇,而整个上层社会又是小人得志、谬论流传,需要发泄,属于“不平则鸣”(之见);又系民间自由人士,没 有组织和领导,无人干涉,才敢“大放厥词”吧。
  王充认为“元气”才是宇宙的根本,天地是元气的产物,人和禽兽也是由元气演化而来,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谈天篇》)。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没有预定的目的,“天道无为,故春不为生,而夏不为长,秋不为成,冬不为藏”(《命禄 篇》),“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自然篇》)。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对当时的符瑞、灾异、风 水、卜筮、祭祀、祈禳、谴告、求雨、拜龙等迷信行为,王充进行了辛辣的抨击,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明雩篇》);强调有生必有死, “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道虚篇》);人死后也不能成为鬼,“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 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论死篇》)指出鬼是人的一种幻觉,“人病则忧惧”,“忧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订鬼篇》)。
   王充反对“圣人生而知之”的说法,认为知识得自眼见、耳闻、口问,还要“必开心意”。也就是,既要通过感官,又要通过思维。所谓“不学自知,不问自晓, 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并提出“引事物以验其言行”(《实知篇》),以实际存在的事物验证言行。他可能是世上最早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人了! 他还批判了当时“好珍古而不贵今”的学风和“知五经而不知当世”的腐儒。另著《问孔》、《刺孟》两篇,指出孔孟言论“上下多相违”、“前后多相伐”,后世 不应盲从,“伐之说,何逆于理?”
  但是,王充也有、认识不够的地方,一些论断陷入宿命论,如认为人的富贵贫贱由“命”决 定,非人力所能变动;命表现于人的“骨相”,“富贵之人生而有表见于面”;王朝兴亡由“期”、“数”、“时”、“历数”等超世间的力量来决定,和政教的得 失无关。刚刚还在大谈“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此时却有这么一番论调,让人实在诧异,就像前后不是一个人说的一样。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2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