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兴之主:革新朝政,整顿朝纲

熟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有勇有谋,使他成为一代中兴之王。
  霍光专权和霍氏集团的强大,给西汉王朝的皇权带来了沉重压力,不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皇权的加强。汉宣帝在恢复了几失之于外戚的刘氏天下,全面掌握了国家大权后,他开始施展自己的宏图大志,在忠实执行武帝“轮台诏令”所制订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铲除霍氏集团后,为进一步削弱权臣势力,保证汉王朝的政令畅通,宣帝开始大力整饬吏治:从政治、组织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宣帝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 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汉初丞相既有职又有实权的体制。丞相这一官职,是设立的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百官之首,一直有非常大的权力。登基之后,设 立“中朝官”以削弱丞相的权力。在整个昭帝时期和宣帝前期,霍氏集团控制着“中朝官”,皇帝本人无权,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机构也没有实际权力。实际上正常的 中央机构已经瘫痪,完全由专权势力来执掌朝政,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汉宣帝掌握大权后,将“中朝官”的实际权力废止,把权力交给了以丞相为首的“外事 官”,恢复了中央机构的正常办公,丞相统领百官,直接听命于皇帝。汉宣帝亲政后,丞相一职既有名分又有实权,整个宣帝时期的丞相都是善终其位的,没有一个 被罢黜或者杀掉。
  在整顿好中央的秩序之后,汉宣帝又建立了一整套对官吏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他十分重视地方长官的任选,他认为地方官吏 对上要执行中央的政策,对下要直接治理平民百姓,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是“吏民”之本。对于新任命的刺史、太守、国相等官吏,汉宣帝常常亲自考察他们的人 品、学识和政绩。汉宣帝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如官吏一旦到任就不能轻易调动,以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行连贯的政策。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派使者 考察州县事务,评定地方官吏的业绩。公元前54年,宣帝又派遣丞相等二十四人出巡天下,考察天下的冤狱,信赏必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王成原先做胶东相, 他在处理流民问题上取得了卓越的政绩,给其它郡县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朝廷经过考察,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给他。
  在处理霍氏旧臣上, 汉宣帝对不同的人区别对待,分寸把握得很好。例如杜延年因在粉碎上官桀的过程中立有功勋,受到了霍光的赏识,被封为建平侯。汉宣帝即位后,霍光又赐予他大 量食邑,位居九卿之列。霍光死后,杜延年是霍光的亲党,宣帝就把他贬到地方去担任了太守。霍氏集团谋反的时候,杜延年不为所动,默默地在自己的太守职位 上,尽职尽责,将辖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宣帝为此恢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御史大夫。张安世,为人处事宽厚仁慈,一改父亲张汤酷吏的作风,常常读一些儒学书 籍,很受霍光器重。在平叛上官桀的叛乱中,张安世立下了赫赫功劳,被霍光任命为车骑将军。霍光死后,张安世感觉自己难以立身,准备辞职。宣帝认为张安世虽 为霍光党人,但为人正直诚恳,勤于政事,不但没有处分他,并且还升任他为卫将军,负责长乐宫和未央宫的警卫工作,又将京城的卫戍大权交给他。张安世十分感 激,更加尽职尽责。汉宣帝赏罚分明的政策深为大臣们所信服,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
  汉武帝末年,豪强势力渐渐强大起来,无论在京城还 是在地方郡国,豪强势力都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力量。豪强势力勾结官府,欺压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甚至地方政府都不敢过问,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央政策执行,也 严重破坏了社会的治安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汉宣帝亲政后,针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加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威,为维护社会治 安,保护普通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汉宣帝还注重实行德教。宣帝一朝,对于鳏寡孤独、三老、孝悌、名士等人的赏赐几乎年年都有。宣帝实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方针,谋求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此外,宣帝还认真总结武帝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收到了显著效果。首先,调整了工商官营政策,经过整顿,这些政策的一 些弊端,如官吏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效抑制,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其次,轻徭薄赋,劝民农桑;抚恤流民,下诏借给他们粮 食及粮种,免除纳算赋和徭役等。这是自武帝以来,抚恤流民条件最优惠、措施最具体的一项诏令。同时,宣帝还极力制止土地兼并。
  经过汉 宣帝的努力,武帝末年那种矛盾重重、国力衰退的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国家政治清明,皇帝的权威加强,经过38年的休养生息,不仅缓和了武帝晚年以来不断激 化的社会矛盾,平息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生产,恢复了国家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宣帝被称为一代中兴名主。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1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