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服饰文化:汉朝的底层人民的服饰是怎样的?

  汉朝是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期,自西汉张骞出塞开创了丝绸之路后,异国的文明涌入汉朝,是文化的融合期。这一点在人们的穿着打扮上尤为显现。而汉朝的服饰有又严格的等级划分,王公贵族与下层百姓的服饰其差异也是巨大而明显的,如:汉朝规定下层百姓的服饰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那么,汉朝下层百姓的服饰是怎样得呢?汉朝下层人民的服饰有啥特点。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汉朝的底层人民的服饰是怎样的?

  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这一点一直到西汉末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所以对于当时下层人民来说,最普遍的衣着只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的短衣。当时,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短褐”,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在服装的样式上,从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朝底层人民服饰的特点

  上身穿短襦,下身穿裤子或在腿上缠绕斜幅的服装组合曾广泛流行于当时下层人民当中。四川省博物院收藏的一些汉墓中出土的陶俑,他们造型生动,服装简单,只穿一件短襦,赤着脚,显然是在劳作中的衣着打扮,这些人应该墓主雇佣或奴役的农民。汉代壁画墓中出土的壁画中士兵和侍卫等底层军人的形象,则是身穿短襦,腿缠斜幅,头扎头巾或戴小冠。类似的形象在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出土的陶俑、画像石、画像砖等上也多可见到。

  除此之外,下层人民赤身裸体,仅穿一条下裳劳作是常见的事情。如山东省沂南画像石中的舞剑的杂技艺人,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这种短裤称之为“褌”,是当时下层人民常常穿用的。贫贱劳动者穿的另一种短裤,比“褌”更短小的是“犊鼻褌”,它只是用一块三尺长的布帛围在腰胯间。在山东省沂南汉画像石中可以见到穿“犊鼻褌”的形象。大体来说,短衫短裤一直是劳动人民的日常衣着,便宜实用,所以延续的时间长的多。

  以上关于汉朝底层民人的服饰有关介绍,如你想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1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