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术: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蔡伦(?121),东汉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114年)封龙亭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 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永乐18年(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15岁。他读书识字, 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译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 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太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 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 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
  永元九年(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102年),和帝立 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 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 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又死了。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即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刚即位,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 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年至六年(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 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 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 后,节节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 肯。
  蔡伦主管尚方期间,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 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 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熟铁为 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为后世所仿效。
  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 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 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造纸术起源于漂絮,与沤(òu)麻又有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智慧和勤劳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纸 的伟大发明应归功于长期从事漂絮和沤麻劳作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主要担负这种劳动的妇女。早在西汉(前206~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 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前179~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 土不晚于武帝(前141~前87年)时的麻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得以继续发展。蔡伦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 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到公元2世纪初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 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
  由于工艺限制,原有的造纸工艺产量不多,成本过高,不宜推广。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 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从东汉以后,纸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麻纸和皮纸是 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人类梦寐以求的价廉质优的书写材料终于诞生并 迅速成长成熟。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简牍和缣帛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公元3~4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我国惟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 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魏晋(3~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 南。大约在末年(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751年),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 入了欧洲。又经过400多年,造纸术传到美洲。19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 磨灭的卓越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hanchaogushi/1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