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五十八:申包胥简介

申包胥,芈姓,申氏,名包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向与伍员(伍子胥)交好。伍员出逃时曾对申包胥说:“我必复(覆)楚。”申包胥回答:“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前506年,伍员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员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员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回答:“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最著名的就是为救楚国哭秦庭的故事。当年,伍子胥逃跑的时候,遇到申包胥,申包胥没有出卖他,放了他一马。伍子胥说,我这一去,必能颠覆楚国,申包胥说,你若颠覆楚国,我必能保存楚国。现在,伍子胥引着吴国大军占领了楚国。完成了当年的心愿。楚昭王逃跑到随国去了,楚国群龙无首,乱的一团糟。申包胥躲在一个深山之中避难,与楚王失去了联系。眼见大好河山惨遭吴国人蹂躏,他要行动了,他要履行他当年“你若灭楚,我必复之”的诺言!因此,他写了一封信给伍子胥:你这样报仇,也太过分了吧,掘墓鞭尸,侮辱一个死者,这难道不是丧天害理到极点了吗!当初不是我放你,你早就死了!现在仇也报了,看在我的面子上,你退兵吧。

伍子胥说:替我谢谢申包胥,我日暮途远,所以要倒行逆施!坚决不肯退兵。申包胥知道他的脾气,再劝也没用,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仅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楚国的残余势力,是驱逐不了吴国人的。如果依靠外部力量,去找别国借兵,倒还可以一试。找谁借兵呢?晋国齐国?都不太靠谱,申包胥想到了秦国。因为秦国国君秦哀公是楚昭王的亲舅舅,楚昭王的妈是秦哀公之妹。他昼驰夜趋,往秦国去搬救兵。申包胥用了七天七夜时间走完一千里路,脚后跟、脚底板儿全部开裂,终于携带着一只饿瘪了的肚子来到秦国雍城,向秦哀公递书求援说:“主公,吴国人不是人,是野猪,是毒蛇,他们屡屡侵犯我们中原国家,楚国最先受到祸害!现在眼看就要灭亡了,您的外甥楚王流落在荒郊野外,无家可归,特地派我前来求救。请您看在甥舅之情的份上,救救楚国吧,我们楚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会记得您的大恩大德,主公,行行好吧。”秦哀公没有心思出兵,只是笑咪咪地说:“申大夫,你的事我都知道啦,请先入馆驿休息吧。您看您蓬头垢面的。”申包胥说:“鄙国国君此刻身处草莽,却是无处休息,下臣何敢安歇。”于是,凄怆绝望的申包胥就开始了他那著名的“哭秦庭”,申包胥站在秦庭之中,抱着柱子嚎啕大哭,赖在那儿不肯离去。

哭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就这样不间断的一直哭了下去。这一哭,就整整哭了七天七夜!里里外外,过来过去的人们,都看到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乞丐在那哭。第七天头上,秦哀公实在受不了了!“真烦人,”秦哀公被他哭昏了头,“这大过年的,坐在老子门口哭!”看样子,申包胥会一直哭下去,他已经七天七夜没吃东西了,滴水未进,哭的一点力气都没了。秦哀公心想,楚国竟然有这种忠心的臣子,他们不应该被灭亡呀,心一软,就松了劲:“来人!叫他过来。”申包胥终于又见到了秦哀公,他知道,秦国人要出手了。“楚国人,你过来,我送你一首诗。”秦哀公高声吟颂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是《诗经》中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描写的是秦国军队准备投入战斗的情形。表示我们和你们即将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左传》记载:“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申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就是说秦哀公的诗朗诵完毕之时,申包胥终于露出幸福的笑容,跪在了地上,一连磕了九个响头(按常礼两次就够了)。秦国遂集结大军,派出战车五百乘,前来搭救楚国。秦哀公的大兵发出以后,终于把吴国侵略军,从楚国的地盘上赶出去了。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chunqiuzhanguogushi/1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