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真是清官吗?考古队员进入墓室后,发现盗墓贼留的8字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这句歌词是来自1993年台湾华视的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开封府伊包拯的故事。包拯因为官清廉且不畏强权被百姓情切的称呼为包青天。而在真正的历史上有这号人吗。

答案是有的,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出生于今安徽合肥地区,也就是古庐州地区。他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这一届的进士,上榜后就任大理评事,后外放到了建昌县做知县。

再后来呢,又因家中双亲年迈,于是又上表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好照顾双亲。于是被调到和州(今安徽和县)担任监税。但父母还是不想他离开,于是包拯干脆辞去了官职,回家专心照顾父母去了。

过了几年,他的父母相继离世,他便在双亲的墓旁修了一座小草庐,为他们守孝三年。一直到同乡的父老多次前来安慰劝他,他才于景祐四年(1037年)重新出仕,前往京城听选,被封为了天长(今属安徽)的知县。

他在1041年的时候被调往了瑞州担任知府,瑞州这个地方盛产砚台,且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前任知府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他贪污的数额都是每年上贡给朝廷的贡砚的几十倍之多了,然后他在用这笔钱去讨好当朝的权贵。

而包拯来了以后下令工坊只要制作满足贡数的砚台即可,同时包拯自己在任期没有拿一方砚台回家。当地的百姓纷纷称赞包拯清廉。而且包拯还上柬说:

"国家每年向契丹缴纳财物,这不是抵御戎人的办法,我们应该操练士兵,挑选良将,积极充实边境的军方守备。"

又进谏说要改变地方官员的选拨方式,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地方官员。到了1048年,包拯调任河北路转运使,6月22日,入朝廷担任三司户部副使。

他发现秦陇斜谷务所的造船所用的木材全部都要由百姓承担,而且附近7个州还要百姓缴纳河桥竹索税,一年下来有几十万,他都向朝廷上奏请求废除。直到1062年他突然得病在7月3日去世,享年64岁。宋仁宗亲自为他吊唁,并且为他辍朝一日,追封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一处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处古墓,专家火速赶往现场,但还是晚了一步,这座古墓已经被盗墓者先行光顾了。专家凭借着墓志铭确定了这就是包拯的墓,并且他的夫人董夫人的棺椁也在傍边,他们两人的尸骸保存的较为完整。这座古墓虽然被盗墓者盗了但是陪葬品还在。

只有一些铜、瓷、银器。这些陪葬品对比其他的权贵的墓相比显得十分的寒酸。那么陪葬品是只有这么多,还是被盗墓贼给盗走了呢,专家在仔细勘探古墓后发现了真相。原来在他们发现了盗墓者留下的8个大字:"包公清廉,吾辈佩服"。

包拯在职期间一直清正廉明,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果断,敢于为老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包公"的称号,他一生清廉,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好好的享受过,死后又怎么会有贵重的陪葬品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4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