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水浒》:梁山好汉是敢于反抗的英雄

导读:

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在抗大说:“《水浒传》里面讲的梁山好汉,都是逼上梁山的。我们现在也是逼的上山打游击。”重庆谈判期间,他回击陈立夫:“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

全国政协委员李海滨日前称,《水浒传》这样的电视剧应禁播,原因是它“与我们时代不适应”。与其他三大名著相比,“水浒”一直因表现暴力和宣扬造反而面临诸多争议。

水浒传》古代就曾是禁书

《水浒传》,从北宋末年在民间说书场上开始萌芽,历经南宋、元代200余年的提炼、修改,成为一连串的水浒故事,明初再由民间文人编纂成书。其内容讲述了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这在它刚开始流传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败坏世风,应该禁毁。当时的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全国各地收缴《水浒传》。

但是《水浒传》这部小说产生于中国民间,又长期流传于民间,因此它在民间的基础深厚。一方面,《水浒传》成书400年来,大江南北,海内海外,有数不清的会党模仿水浒模式而产生,也就是游民团体大量产生。这就是过去官方指责“水浒”是“诲盗”之书的原因。另一方面,毫无社会经历的青少年在读了《水浒传》之后,也会受到感染,逐渐学到了江湖气———流氓气———匪气,这就是过去所说的“少不看‘水浒的原因。

对《水浒传》的评价经历三个阶段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明清小说一朝开禁,大量流传,再加上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这些白话小说更被捧上正宗文学作品的宝座,从此扬眉吐气。可是在四大古典小说中间,也有幸与不幸的区别。对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20世纪确实是开放世纪、黄金百年,但是《水浒传》的命运却一波三折。《水浒传》研究专家吴越曾总结,对《水浒传》的评论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认为《水浒传》是描写英雄好汉的,包括施耐庵自己也认为,我写的都是英雄好汉。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时的国内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甚至于说这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因此梁山好汉起义就写进了历史书,得到了承认。领袖宋江也迅速取得了与岳飞郑成功、太平天国英雄李秀成等人同等的地位。

这一阶段舆论对宋江的正面评价与毛泽东有很大关系。1944年,毛泽东看完新编评剧《逼上梁山》,“十分高兴”地驰函编导,表示祝贺,还“希望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在抗大说:“《水浒传》里面讲的梁山好汉,都是逼上梁山的。我们现在也是逼的上山打游击。”重庆谈判期间,他回击陈立夫:“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为此,毛泽东由衷激赏:“梁山好汉都是些不甘受压榨,敢于反抗的英雄。”

第三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全民评《水浒传》,当时宋江的评价由云端跌落谷底,家家批水浒,人人骂宋江,连三岁娃娃也要到水浒里去抓宋江。“批水浒”的起始是毛泽东的名句:“《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1975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为竺方明的文章《评水浒》,文章在一开头就推翻了过去对《水浒传》的评价:《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吗?否。它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小说。《水浒传》是一部“革命教科书”吗?否。它是一部反面教材。文章将宋江定性为“古代投降派”,并借用鲁迅的评语“一部《水浒传》,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除此之外,文章从虚拟人物联系到了现实,“宋江,是古代投降派。修正主义者,向国内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投降,是现代投降派刘少奇、林彪一类,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复辟资本主义,就是对内搞阶级投降主义,对外搞民族投降主义。”

从这几个阶段可以看出,对《水浒传》和宋江评价,背后都有时代和政治的影子。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4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