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想在“南汉国”当官,“自宫”是你的第一步

伴君如伴虎,这是华夏五千年的封建历史所得出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君主就像是野兽一样,永远无法揣测他们的内心。

话说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国家,叫南汉。领土方圆不过万里,人口也刚过百万。按理说,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他的政治应该是比较简单明了的。可是事实上,这个小小的南汉却制定出了一个让现代的我们看起来十分无语的制度,那就是——想要当官的,必须自宫。简称为无后者最忠诚论。

这种匪夷所思的制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且看南汉的几个统治者们。

首先这个理论的雏形是由南汉的第三个皇帝刘晟最先提出来的。而让他产生这个念头的原因也很寻常——皇位之争。当时刘晟刚刚登基的时候,皇位并不牢固,他的身边还有几个虎视眈眈的兄弟,日思夜想着想要干掉刘晟,取而代之。而刘晟在这种危险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是整天整夜的提心吊胆,寝室难安。

刘晟最后虽然把他的兄弟一个一个的扑杀掉,可是长期的危险却让他很难再相信自己身边的任何人。毕竟连亲兄弟都不能相信,还能去相信外人吗?

所以刘晟就诞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那就是只有没有后代的宦官才能算得上安全。因为自己之前的危险就是权位之争,而权位争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有家有室的人总想着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人着想,谋取利益,而那没有后代的宦官,因为他们没有后代,就应该了无牵挂,一生轻松,自然而然的就比那些有后代的要更加让人有安全感了。

而他的这个理论,居然也得到了他的儿子刘所认可,并发扬光大了。

到这个时候,刘干脆就把自己老爸所提出的无后者最忠诚论补充了一下后,直接编入了当时的国章,也就是类似现在的宪法之中。所以,从那以后,凡是想要当官,做公务员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掉自己的烦恼根。

现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制度的导向性,类似于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白了就是好的社会制度会让坏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坏的社会制度环境,哪怕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久而久之也会被污染、堕落。那我们就从这个理论来看看,刘的这个制度,到底会让南汉的好人变多呢,还是会让坏人变多呢?

话说自从刘正式实行了这个自宫的制度之后,社会反响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说是效果奇佳,实行的第一年就有许多人舍弃了自己的繁衍机会,自宫之后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为国报效去了,十几年下来,居然就发展成了每五十里就有一个阉人。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规模,如果照这么来算的话,当时南汉的宦官起码有十万人,和现在我国的公务员密度有的一拼。

可是这些绝了后的宦官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他们没了后代,自然就不会想着以权谋私了吧,因该会好好地尽忠职守,为国效劳,不图回报,那么南汉应该发展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大国才对啊。

然而,历史上的南汉,并不是一个大国。

动荡的五代十国,南汉最终被宋国所灭。当时破国的时候,刘氏一族的人,几乎被满门抄斩。而那些旧的宦官们,却是能跑的就都跑了,一点破斧成舟的勇气都没有,就更不用说什么忠不忠心的问题了。

据说当时,宋朝的大兵到南汉的宫城只有三十多里路的时候,刘才得到消息,是不是从宦官那里知道的我表示怀疑,因为毕竟只有三十里了,站在高墙上,稍微望一望就应该能看见大军过处那飞扬的尘土了。

据说刘那个时候为了逃命,即急急忙忙的召集了一批船只,带着自己的珠宝,妃子,想要从大海上寻求一线生机,结果戏剧性的是,却被一个叫乐范的宦官给先行一步——乐范把船给盗了。刘最后只得投降,成了亡国奴。而他的无后者最忠诚的理论,也只能被证明是一个笑话。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反正在过去的时候,如果你想进黑社会,或者一些其他的什么不正当组织,首先是要纳一个投名状的,就是要完成那个组织交给你的一件事,而这个任务你必须完成,否则就上不了他们的那条船,无论是杀人放火还是抢劫绑架。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组织的人相信,做了这些事的你已经无路可退,和他们已经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我想,当初刘晟的想法或许就是和这个纳投名状的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再怎么精妙的算计,也不可能真正的弄清人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4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