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怎能忍辱偷生:北宋学生运动英雄陈东

中国的青年学生,一向关心国家大事,坚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条,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机器。中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很多学生运动,对当时的时事起过重要的影响,宋朝的靖康学生运动(这里将“靖康学生运动”定义为宋钦宗即位之后陈东领导太学生的上书请杀“六贼”和东京保卫战时上书请愿要求起用李纲的一系列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话题。

一,宋朝的建立与武力的不振

公元九六零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推翻了后周,建立了赵宋王朝。

宋朝建立之后,在后周已经建立的对割据政权的优势的条件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在“先南后北”的正确战略下,宋太祖宋太宗相继灭掉了南方的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南平、楚和北方的北汉,重新统一了中国。

由于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战乱不止。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代,拥有兵权的藩镇将领经常发动兵变,王朝更迭频繁。赵匡胤建立赵宋王朝后,为了消除这一弊病,以“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等开国大将的兵权(相比刘邦杨坚等开国皇帝平定天下后对功臣的诛杀,这对于皇帝和武将来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并进行军事改革,剥夺了高级将领的兵权,以文制武,并且军队经常进行轮换,成功的抑制了军人对政治的干预与兵变的发生,但是却造成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的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导致宋朝武力一直不振,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长期处于劣势。

另外,五代时期的野心家、沙陀人石晋塘为了能够称帝,割让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使中原王朝失去了长城这一坚实屏障,在与契丹的斗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宋太宗在统一中原与江南后乘胜北伐,期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但两次进攻都遭遇惨败,再也不敢大举北伐。

在景德二年(一一零五年)成功的挡住了辽的大举入侵并订立“澶渊之盟”后,宋朝的皇帝大都安于太平,醉生梦死,不图进取。

宋神宗执政时期,在王安石的辅佐下,力图“剪灭西夏、契丹,恢复汉唐旧境”,进行了各项改革,在军事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保守势力太大,改革失败。此后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也不断失败,而且在保守派的压力下还割让河西七百里大好河山给辽。

宋徽宗更是荒淫腐朽,沉湎于享乐,醉生于书画、道教、美女,任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巧取豪夺,闹得民怨沸腾,(当时有“泼了筒《童》,倒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的民谣)人民起义不断(如宋江、方腊等)。

二,宋朝的开明政治与士大夫

宋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中国历史上结束战乱而统一的王朝,几乎都是短命王朝,秦(公元前二二一年到公元前而零六年,十五年)、西晋(公元二八零年到三一六年,三十六年)、隋(五八七年到六一八年,三十一年),只有宋朝(北宋九七九年灭北汉,实现统一,一一二七年亡于金,一百四十八年)是例外!三百多年的历史、十八位皇帝却没有一个暴君!不过更让人惊叹的是臣僚对皇帝的敢于劝谏与勇于顶撞,而皇帝对臣僚难得的宽容与尊重。

宋人笔记《蓼花洲闲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宋神宗因陕西方面对西夏用兵失利,迁怒于一个主管运粮的漕官。愤愤之下,亲自书写御批,命令中书处斩此人。转日,宰相蔡确率群臣上朝。神宗问:“昨日御批斩人,今已行否?”蔡确回答:“为臣我正想向陛下奏告此事。”神宗闻言不悦:“又有何疑?”蔡确回答:“祖宗以来,未曾杀士人,臣等不欲陛下开此先例。”神宗皇帝沉吟半晌,说:“那就把此人刺面,流放偏远恶地。”时任门下侍郎的章悖当廷接言:“如此,不如杀掉此人。”神宗奇怪,问:“卿何出此言?”章悖回答:“士可杀不可辱。”一句话激得神宗勃然大怒,声色俱厉道:“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龙颜雷霆之下,当朝的宰相群臣不仅没有震慑惶恐,顶嘴的章悖反而不咸不淡又回一句:“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神宗默然。(转载自梅毅《刀锋上的文明》)这样的情况,在号称民主的今天也是不多见的,而在“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的宋朝,却只是极为普通的一件小事。

宋太祖虽然出身行武,但是却开创了一个十分宽松、开明的政治制度。据史载,宋太祖立国之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此训只有皇帝本人在祭祀太庙时,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引导到太祖誓碑前背诵。开封城破之日,有好奇者跑到太庙时方知其上的内容: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四月丁亥)

宋太祖吸取唐中期以来武将拥兵自重导致天下战乱不已的教训,采取了“崇文抑武”的策略,宋太祖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在用人策略上一直重用文人。虽然这样造成了前面所述的宋朝武力不振的危险局面,但是成功的调动了文人士大夫的参政热情,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

宋钦宗在诏书中曾这样说道:“祖宗涵养士类垂二百年,教以礼乐,风以诗书,班爵以贵之,制禄以富之,于士无负。”(宋王裕《 燕翼诒谋录》卷二百二十一。转载自陈峰,《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零零七年一月)的话语。

在这样重视文人士大夫的时代,宋朝的思想文化高度繁荣,大文学家(宋词各大家、宋诗各大家、唐宋八大家宋朝占六人等)、大思想家(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陈亮等)、大史学家(司马光欧阳修、郑樵、马端临、李焘、李心传等)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的顶峰。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大多忧国忧民,范仲淹“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情怀不仅仅是范仲淹个人的忧国忧民,而是整个宋朝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集中体现。

三,宋朝教育的繁荣与太学的独盛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言:“臣半部论语治天下。”宋太祖曾言:“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君臣两位对儒家、对读书人的态度基本决定了宋朝对文化的基本政策。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书院与官办的州县学不同,通常是由士大夫所建,因而学校环境较为宽松,除了正统的儒家学说而外,其它各种学术均可以讲授,不同的思想可以相互交流、切磋、辩难,如朱熹、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辩”等等,从而活跃了师生的思想,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教育的普及既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宋代文化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京师国学包括: 国子学、太学、宗学、小学、广文馆、四门学、算学、律学、画学、书学、武学等, 可谓门类广泛, 名目繁多, 然发展并不平衡, 在所有京师国学中,令人瞩目, 可圈可点的乃是太学。

宋代太学,以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子孙之俊异者为学生,是当时一般读书人最理想的官学,是能够网罗最优秀的人才的地方。

宋太祖建国之初,东京仅有“国子监学”,而无“太学”,校址狭窄,学生仅数十人。知道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改革,力倡兴学,庆历四年(一零四四年)以锡庆院西北廊庑为太学,为宋朝建立太学之始,并聘请很多当时著名的学者主持太学讲习,一时太学生有两三百人,先设“内舍”后又增“外舍”,许多士子自四面八方闻风而来,太学得到较快发展。不过范仲淹主持改革不久就被罢相,太学的发展也连带受到影响。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持变法,大力提倡学校教育,并计划以学校代替科举,其中特别重视太学的发展。将原本是招待辽夏使者重地的锡庆院全部拨给太学,作为太学本部,并增给朝集院院房数十间,到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年),太学共建有八十斋,有容纳二千四百人就读的能力。王安石又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始入学为外舍, 初不限员, 后定额七百人。外舍升内舍, 员二百, 内舍升上舍员一百, 各执一经, 从所讲官授学。”(《宋史选举三》)三舍法具有一套严密的考试制度, 成绩评定制度和奖惩制度。三舍法的实行, 一改太学的浮散之风, 师生只有进取努力, 才有升迁之机。王安石为了达到 “学校养士”代“科举取士”的愿望,废除明经诸课、诗赋,而改试诸经大义, 以经义、策、论取士。王安石还主张齐一道德,颁《书》、《诗》、《周礼》义于学官, 是名三经新义。使读书人只靠背诵儒家经典, 擅长吟诗作赋已很难取第作官, 必须开拓知识面, 提高对时政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经过王安石变法,太学异常兴盛,开始独领风骚。王安石主持变法不久被罢免,后来保守派主政,太学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太学的发展还是很迅速。

宋徽宗即位以后,采用蔡京蔡京虽然是大奸臣,但是也做过一些好事)的建议,进一步发展太学,厉行太学三舍法,再扩充太学,在东京城南熏门外,建立“辟雍”,规模宏大,有一百斋之多,可容纳三千人,称为“外舍生”,城内的太学本部,则专容“内舍”与“上舍生”,最多时三舍共有三千八百人之多(上舍二百人,内舍六百人)。崇宁三年(一一零四年),在蔡京的建议下宋徽宗下诏罢科举,使太学成为了士子进身的唯一途径,太学自此发展到了顶峰。

正在太学发展到顶峰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形势,在太学生中掀起了靖康学生运动,深刻的影响了当时的时事。

四,女真的兴起与南侵

女真是居住在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原名黑水H,公元五、六世纪以来就居住在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麓。公元八、九世纪时隶属于粟末H建立的渤海国,公元十世纪辽灭渤海国,将汉化较深的(称为“熟女真”)南迁,未被迁移的成为“生女真”,后来的女真族就是由生女真发展而来的。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4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