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用人不当?

王安石干这事儿压力很大呀。因为中国很长时间以来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而儒家的政治主张是“法先王”――要尊重先朝和先王的规矩。你要改革,一般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所以王安石是顶着很大压力在变法。他明确表示变法是本着这么一个原则――“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畏”。因为你王安石变法,都引起地震了,7.9级,属于天变。王安石却说:“我不相信,我接着变法,你给我弄个8.3级的看看。”

“祖宗不足法”。祖宗之法以守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守,何谈祖宗之法。

“人言不足恤”。大家都埋怨王安石,可他认为他们越埋怨越证明自己正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三条宗旨,说好听了是大无畏、一往无前,说难听了就是这老哥太愣了。一个人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王安石谁都不怕,上天、祖宗、同僚,没人能降得住他,那他就容易走极端。这就奠定了他用人不当的基础。

很多人并不见得赞成新法,但是因为王相公坚持要用新法,所以他们就假装支持。那些人为了求官假装赞同新法,因为那时候支持王安石的人很少,所以他们一下子就当官了。当官之后他们却把这新法作为敛财的手段,明明青苗法应该是收20%的利息,他们收30%。“提举使以多散为功。”应该是老百姓需要借钱,官府才借给他们,现在是官府逼着老百姓,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你们村有地主吧,地主得给所有的农民作担保,还不上官府找地主要。最后村里不但农民跑干净了,连地主都跑了。

孔子还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君子,逐利的是小人。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居四民之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逐利。《琵琶行》里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很瞧不起商人,觉得商人重利轻别离,而王安石整天琢磨的也是这个。“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你整天逐利吧,你就是小人,小人怎么能治国呢?

中国古代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官不与民争利。你当官了,不能做买卖跟老百姓争利。其实今天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比如我当了市长,我们家人要开公司,别人能竞争过我吗?肯定是一点辙都没有。所以官员不能干这个,不能与民争利。而王安石干的这些事就是与民争利。那些地主难道不算民?这些就成了保守派攻击他的口实。很多保守派讲王安石变法有种种弊端,并不是人家凭空编的,确实存在这些问题。

王安石变法之后,朝中的大臣分成了新党和旧党。新党上来就打压旧党,旧党上来又打压新党,党同伐异,使得北宋大臣之间的党争越来越激烈,这也是后来北宋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甚至认为王安石应该被写入《宋史・奸臣传》。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认为他加剧了天下骚然、党同伐异,党争势如水火。原来朝廷的矛盾没这么激烈,现在一下子各种矛盾都被王安石激发出来了,所以他的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甚至有人说北宋灭亡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3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