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人,出生于佃农家庭,父名和,母亲姓姚。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也是我国人民极为熟悉并十分敬仰的民族英雄。
  童年时的岳飞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成年以后,又到大户人家做过庄客。岳飞少时沉默寡言,有志气。随汤阴县枪手陈广学“技击”,无所不精。后又随同乡人周同学骑射、研读孙子兵法,能挽吃力150公斤的弹弓,且能左右射击。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19岁时,应真定(今河北正定)宣抚使刘韦合的招募而当了一名“敢死战士”。刘韦合看到岳飞的身材和了解到他的武艺后,就指定他当了一名小队长。岳飞从军后,曾参加了宋、金联合攻打燕京的战斗。这次攻战,宋军越过了卢沟河,攻入了燕京城内。但在巷战时却被辽军打得大败,岳飞也只得随败兵溃退。
  金军从宋军攻打燕京的战斗中,看出了宋军的极其虚弱的本质。于是在1125年灭辽以后,立即掉头南下,乘胜发动了对宋的大规模的军事侵犯。河北、河东之地的忠义民兵和抗金将领,自动组织起来,保卫家乡,顽强地抗击着女真奴隶主军事贵族的野蛮侵犯。在家料理父亲丧事、闲住了4年的岳飞,在1126年,又应枢密官员刘浩的招募,在相州参加了赵构大元帅府的部队。第二年四月,岳飞就因“越职上书”,力陈抗金、要求收复失地而获罪离开了部队,“狼狈羁旅”于归德府中。
  1127年,岳飞经赵九龄的推荐,与河北招抚使张所作了一次晤谈。岳飞对兵法、军事形势、燕山的山川地势,了如指掌,侃侃而谈,张所倍加称赞,即用他为统领。
  后来,岳飞辗转归附了宗泽,来到了开封城外。
  岳飞之遇宗泽,犹“千里马”之遇伯乐。岳飞从此得到了施展自己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的机会。宗泽十分赞赏岳飞的才能与勇敢,相识之初,宗泽就举岳飞为“踏白使”,率领500骑兵去抵抗汜水关(今河南汜水镇西)的敌人。汜水关地势险要,为东西两面的重要交通咽喉,也是南侵金军必经之地。岳飞率领的仅500名骑兵,随身携带不多的军粮,面对数倍于己的金军,宜速胜而不宜久持。岳飞随即命令300名士卒,每人缚好两束交叉的柴草埋伏在前山脚下,等到半夜,点燃柴草四端,高高举起,照得满山通明,宋军夜战金军,金军大败。岳飞凯旋之后,宗泽举岳飞为统领,继又提为统制。
  建炎二年七月初一,抗金老将宗泽死于开封留守任上,接替他的杜充,是一刚愎自用、喜欢残杀的无能之辈,根本无力约束和统率部下,集结在开封周围原为宗泽节制的各路军队和民军,便不战自乱,自相残杀起来,军营中一片鼓噪。杜充却带着岳飞等将官渡过淮水和长江南下,建炎四年二月(1130年),开封落入了女真统治者手中。
  1129年秋,南下侵宋的女真兵马,在渡过淮水以后,取道滁州、和州,要在渡江之后经江东而趋浙江。这时,担任建康行营留守的杜充,又不战而降。南宋的长江防线,如土崩瓦解。金军很快攻下了杭州、越州、明州。高宗丧魂落魄,流亡于明州(今宁波)附近的海面上,金兵在后面紧紧地穷追不舍,企图追袭赵构于海上。面对着将帅叛逃、土卒溃散、金军席卷而来、百姓们惶惶呼救的局面,岳飞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他集合好自己的部队,刺血激励部下说:“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矣?”(《金陀萃编》卷4)士卒为其慷慨陈词之爱国情殷感动,表示愿抗战到底。为使士兵不致剽掠、骚扰,岳飞严厉规定部属,不许侵掠百姓,做到“秋毫无犯”。他先后移军驻屯于广德军、宜兴县,致力于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安定,对窜入其境内的散兵游勇,尽量加以收编,用军纪加以约束。对不肯接受收编的,或一向在县境内劫掠居民的,他就出动兵马去攻讨,并随时率领部队出外与金军作战。在很短的时间里,岳飞驻屯的宜兴县,竟成了百姓们躲藏兵燹之灾的场所。岳家军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军风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他们建立起“生祠”,挂起了岳飞的画像以此纪念岳飞的恩德。
  建炎四年(1130年)春,南侵的金军统帅兀术,在追杀赵构于海上的计划遭到南宋军民的抵抗以后,于是又放弃了追袭的计划,也打算放弃已攻陷的江南州郡,声称“搜山检海”已毕,要率部北移了。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南宋的几位大将的几十万部队,全都拥兵自重,徘徊不前,坐失战机,眼睁睁地目送金军退回江北。只有岳飞,在金军北移之际,从宜兴出兵,打击了金军。
  岳飞在探明了金军的北撤计划之后,便率领部众主动出击,直趋静安,对金军予以拦腰猛击,并在埋伏在建康附近的乡兵配合下,收复了建康,就任了通、泰镇抚使。以后,岳飞又接受了南宋王朝的一次次的“诏命”,平灭了李成、张用和曹成等军贼游寇。绍兴三年(1133年),由于岳飞的抗金斗争和国内各战场上所赢得的战功和声望,南宋政府就把东起江州(九江)、西到荆州、北边包括长江北岸的一些州县,划为一个军区,指定由岳飞负责防守,岳飞俨然是一位能独当一面、独负一区之责的大将了。但是,祖国的山河破碎,大江南北的人民在金兵的铁蹄下的痛苦呻吟,以及满朝文武将官的腐化与怯战,使岳飞的心头涌起一阵阵无限的悲痛,时时萦系着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念头。在一次谈话时,有人感慨地说:“天下纷纷,不知何时方可太平?”岳飞毫不迟疑地答道:“只要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自然会太平。”(吴拯记:《鄂王事》)
  岳飞屡次向赵构上书,陈述收复中原的方略,但都不为赵构所用。直到绍兴四年(1134年),伪齐直接威胁到宋的长江上游的安全,并危及下游的时候,岳飞才得以率兵北上进攻伪齐。岳家军从江州移军鄂州,又从鄂州北指,旗帜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迎,很快收复了郢(州)、随(州)、邓(州)、唐、襄阳、信阳等州郡。岳飞给朝廷上奏,要把这些攻占的州郡,差官防守、治山筑寨,建设成进兵中原的抗金基地。岳飞因功授“靖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接着,岳飞又派人结纳太行义军首领梁兴、李宝赵云等人,准备实施“连结河朔”、直捣中原的战略,着眼于收复故土的光辉未来。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2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