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的主人公是谁?乌台诗案最后是怎么收尾的?_宋朝历史

乌台诗案的主人公是谁?乌台诗案最后是怎么收尾的?

乌台诗案发生在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乌台诗案发生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次弹劾被称为乌台诗案。那么乌台诗案的主人公是谁?乌台诗案最后是怎么收尾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金莎的老公许嵩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总是习惯于在遣词造句上表现得十分微妙,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含义。比如御史台里的御史们。六月,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这里还有一点背景,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两派领袖分别是两位丞相司马光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兄弟上载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苏轼七月廿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廿日,被正式提讯。最初,苏轼承认,他游杭州附近村庄所作的《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的,“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的。除此之外,其余文字均与时事无关。苏轼对大部分指控,都坦白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

当时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又因太皇太后曹氏、章惇等人出面力挽,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苏轼终免一死,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在乌台诗案发生后,新旧政策之争更加的严重,虽然苏轼是守旧派人物,但是在乌台诗案发生后,守旧派的那些与苏轼天天对酒当歌的人没有一个为他求情,而为他求情的则是推行新政的王安石,章惇等人,也是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2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