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勇将李彦仙为何无人知晓?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也许会觉得吃惊。在南宋的将领中,岳飞是大家最熟悉,也是为大家所爱戴的。实际上,民间也有许多民族英雄,他们往往默默无闻,但他们的事迹可能并不比“官方”的英雄差。

下面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可以和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所写的《张中丞传后序》媲美(有的地方有摹仿的痕迹),所记人物也丝毫不比《张中丞传后序》中的张巡、南霁云等人逊色,甚至还比他们多了一重民族英雄的光环。这篇文章记述的就是李彦仙,但不知什么原因,这篇文章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

[事典]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中原,占领了宋朝都城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迫使大宋的京城迁至临安。当时为抗金虏入侵,有许多人因守城战死而被史书载录,自宋高宗建炎以来,士大夫死得其所,为国捐躯者也不少,李彦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只是由于正史不载,我才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

李彦仙,字少伊,本名李孝思,其先祖是宁州人,后来迁至巩县。少有大志,喜欢谈论兵法,精于骑射,所经过的地理形势他都仔细观察熟记。他崇尚义气,一诺千金,所结识者都是豪杰侠客之流。

金人南侵时,乘各地郡县招募勤王军队之机,李彦仙散尽资财,召集了三千壮士,增援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来,金兵围困太原时,李纲为宣抚使,李彦仙对他十分不满,曾上书激烈诋毁李纲,遭到了南宋司法部门的追捕。李彦仙无奈,只好把原来的名字李孝思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李彦仙,弃官逃命。不久,又跟随种师中抗金。种师中后来兵败捐躯,李彦仙逃到了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追随陕州守将李弥大。李弥大知道他对地理和防务都很熟悉,便向李彦仙请教西北防务问题,他回答得很详尽,认为应该重点扼守都关、渑池(今河南涡地)一带。

后来金人再度围困汴京,陕西的范致虚统率六路大军增援汴京。开拔之前,李彦仙已经看到了当时的军事形势不宜急躁,向范致虚建议:“郗、渑是险要关隘,难以驻军,前进后退都十分艰难,容易使军队溃散。应当分道并进,找时机出关,不要盲目前进。还应当留一半军兵守陕西,这才是最好的策略。”范致虚听后说:“照你说的行动,那就变成滞留不前了。”李彦仙说:“分兵行动,正可以迅速到达汴京。”范致虚不听,李彦仙据理力争,使他大怒,就罢了李彦仙的官。结果,由于范致虚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不久就吃了败仗,最终没为国家立功。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人攻打陕州,陕州经制使王燮抵挡不住,就逃跑了,其余官吏也仓皇逃窜。这时,李彦仙做石壕(今河南三门峡东)尉,只有他没有逃跑,还能像平时那样镇定自若,父老纷纷投靠他。他就让老弱病残者躲入士花岩、三紫、石住、大通这几个山中,选拔出勇士来保卫他们,他亲自主持。他对众人说:“金人并不可怕,现在,我们已经占领了地理上的优势,只要坚守住就足够了,用不着害怕。”

过了不久,金人再攻陕州,来进攻李彦仙率领的军队。有个凶悍的金将站在山寨前的山上高声骂阵,李彦仙抖起精神,单枪匹马冲下山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那个家伙活捉回山上,两军都看得目瞪口呆。李彦仙接着指挥将士迎战。

金人以数万军队围攻,李彦仙运用奇谋,先把一部分精兵埋伏好,就同金人正面拼杀。双方拼斗正酣,伏兵从金人阵后的山中掩杀过来,金人大吃一惊,急忙逃走,义军乘胜杀敌万人,夺取战马三百匹。金人吃了大败仗,解围而去。李彦仙从此名声大振,开封、洛阳之间,群众争相投靠,队伍迅速扩大,势力也就更加雄厚。不到一月的光景,李彦仙的义军就攻破了营垒五十余座。

最初,金人进占陕州城时,让当地人做官来治理当地的人,让他们去召集老人回家,并且给这些人发一个牌子。李彦仙暗地里派去一些义军,混进城中,约定好日子,以便里应外合,攻打陕州。建炎二年,李彦仙率兵进攻,城里的人放起了大火,金人慌忙至城南抵抗义军的攻击。这时,义军的水军从新店出发,夜里顺流从靠近城东北的蒙泉坡中潜入城中,内外夹攻,给金人以惨重打击,终于收复了陕州。

最初,河东有人倡议抗击金兵,李彦仙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用了一个名叫胡夜圣的首领来帮助自己,任命他为沿河提举。胡夜圣不满足自己的地位,叛逃到了敌方,后被李彦仙设计诱杀,他的五千部众被李彦仙收编。胡夜圣的同党想为他复仇,但是在李彦仙的劝解下,他们反而投靠了李彦仙。

后来,李彦仙渡过了黄河,来到了中条山,当地老百姓听说后,起来响应。李彦仙就分派邵隆、邵云等率军攻打安邑(今山西运城东)、虞乡(今山西永济东)、芮城(今山西芮城)、正平(今山西新绛)和解州,都被顺利攻下了。蒲城在快要被攻下时,因为金人派来了强大援兵,没有攻克。李彦仙因功受到了表彰,升为安抚司公事,并让他把所获战俘押送给皇帝。宋高宗见了李彦仙以后,大加赞叹,赐给他袍带、刀剑,特别允许他直接向自己奏事,可以不向朝廷汇报紧急情况就根据具体情况自己作出决定。这时,潼关以东只有陕州还在大宋的手中,这实际上都是李彦仙的功劳。他还加紧修筑城墙,深挖护城河,扩充军队,制备军需、大力屯田,并且组织农业生产。他把家属一直都留在巩县,这时也搬到陕州,并且说:“我的父母妻子要与陕州城同存亡!”他这样做,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受到了感动,提高了军队的斗志。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金人大将乌鲁撤拔率军包围陕州城,李彦仙出城与敌人激战7天,金人死伤惨重,仓皇逃离。金人大将娄宿勃堇从绛州移兵解州,义军密探获得了这一情报后,李彦仙就在几个山谷中设下了埋伏,俘虏金人将领十八人,娄宿勃堇侥幸逃走。

制置使王庶调李彦仙与其形成掎角之势,李彦仙就率军到达虔乡。金人以万名铁骑拦阻,李彦仙率军会战,杀敌两千多名。他因为战功而被朝廷提升为武功大夫和制置使。这时,河东的豪杰秘密与李彦仙结盟,期望朝廷兵马来到后做内应。李彦仙便努力练兵,想请朝廷诏令陕西诸路各援助他步兵、骑兵各两万人,以便对付强大的敌军。这时,张浚主持川、陕的大政,没有答应李彦仙的请求。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金人大将娄宿勃堇率十万人再次包围了陕州城。李彦仙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让士兵夜里挖地道,从城里一直挖至敌军大营,焚烧了敌军的攻城工具,敌军大营乱作一团。李彦仙乘机率兵从城中突出,敌人败退,在离城很远的地方扎营。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正月,敌军加强了攻势,用火车、冲车等攻城工具进攻,一时形势十分危急。李彦仙随机应变,顽强英勇,被敌人的火炮、火药所伤,身上都靡烂了,仍没打退金人的进攻。张浚派来了援军,但被金人挡住前进不了。张浚令曲瑞平援救,但他嫉妒李彦仙的名望高于自己,就谎称无法出兵,没有援救。不久,陕州城被攻破,李彦仙率亲军与金人拼死巷战。他身中数箭,左臂被砍了一刀,全身血人一般,最后壮烈殉国,全家也都跟着遇害。

李彦仙的部下邵云是龙门人,城陷时被金人捉住。娄宿勃堇想让他投降,封他为千户长。邵云不为所动,大骂不止。后被金人用钉子钉在木架上,放在解州东门外示众。有一地痞无赖摸着他背上有字的地方戏弄道:“这可以当我的刀鞘。”邵云大怒,带着木架扑打那个无赖。

五天后,邵云被金人凌迟处死。刽子手刚行刑时,他怒声叱责他,竟把刽子手吓死了。后来一直到挖眼摘肝,他仍骂不绝口,直骂到喉管被割断。李彦仙的忠勇风范就是如此壮烈!

[评议]

这是南宋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的记述。洪迈是个有良知的学者,又离李彦仙的时代不远,他的记述应该是可信的。洪迈不仅记述了李彦仙军事上的成就,还对他的“政治才能”给予了评论。下面也是《容斋随笔》的记述。

起初,金人因为很看中他的才能,曾以任命他为河南元帅为诱饵劝李彦仙投降,被他严词拒绝。等合围陕州后,又提出如果李彦仙接受上述条件,金兵可以撤围。李彦仙却大声斥责说:“我宁为大宋鬼,你们的富贵利禄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金人爱惜他的才能,极力想让他投降,城被攻破的时候,还号令军中,生擒他者,可得赏银万两。但李彦仙平时同士卒一样,混在军中,金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李彦仙为人严正肃穆,有违犯命令的,即使是亲属也严惩不贷。诸将有了过错,都会受到处罚。对驻在外地的将领,就派人到其驻地行刑。受刑的人都是裸体,不敢吭一声。当时,四周都是金人,陕州乃一弹丸之地,义军开始也没受过朝廷的正规训练,以后经常与敌作战,全靠李彦仙以忠君报国激励士气。李彦仙每次朝见皇上所得的赏赐和缴获的金银财物,都分发给将士,自己一文钱也不要。因此,他军队的三万精兵,在大小二百余战役中,都能踊跃效命,没有人后退。

军事上的大事都由李彦仙一人决定,州郡的其他事务,都要依法处理。因此,全郡清平,百姓十分满意。李彦仙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彭武军节度使,并让张浚在商州(今陕西商县)给他建立了祠庙。

也许由于李彦仙最初不是朝廷命官而是民间出身的缘故,他一直未能受到重视,后人也对他知之甚少。但通过上面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出,李彦仙不仅在军事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政治上也有突出的成绩,尤其他壮烈殉国,更是民族英雄的本色。说他是南宋第一勇将,恐怕还不足以表彰他的成绩与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1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