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一生介绍,宋神宗即位后进行了哪些改革?

宋神宗,名顼,又名仲钅咸。是英宗长子,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英宗病死,立为太子不久的赵顼仓促间继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

一、受命即位立志图新

神宗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4个月时,他的祖父仁宗给他取名为仲钅咸,授率府副率。嘉v八年(公元1063年),侍英宗入居庆宁宫。英宗当上皇帝后,授予他安州观察使,封安国公。同年九月,加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淮阳郡王,改名为赵顼。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进封颍王。少年时的赵顼非常好学,喜爱读书,关心天下大事,以致天晚忘记饮食,他父亲英宗曾因此遣内侍劝阻。

治平三年十二月,英宗病重,一连几十天不能视朝。辅臣入问起居,韩琦催促立储,英宗默默点头。韩琦请英宗亲笔书手诏,英宗写道:立大王为皇太子。韩琦说:立嫡以长,圣意既属颍王,烦请圣上亲自写明!英宗又在后批上三字:颍王顼。韩琦即召内侍高居简,授以御札,命翰林学士起草诏命。于是,正式册立赵顼为皇太子。一个月后,英宗就去世了。

神宗即位之时,社会矛盾已经比较尖锐。宋朝开国至神宗,已有107年,宋初以来就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三大灾害愈演愈烈。宋初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即所谓祖宗之法已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社会现实的地方,必须自上而下进行较大的调整,在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有效地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一点事实上仁宗、英宗都已经看到了。但是,要改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引起既得利益者、官僚权贵的反感和对抗。由于强大的阻力,仁宗时的庆历新政很快流产了,主持改革的范仲淹也被迫出京。从此以后,宋代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神宗即位,正风华少年,血气方刚,有一股锐意求治的胆略。他即位之初就下求言诏,广泛听取建议,决心真正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他急于寻找一个有才识有气魄能够全力襄助他改革的大臣作为臂膀。在这种情况下,怀才多年的王安石就脱颖而出了。

王安石为地方官多年,亲眼看到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他到京城开封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第二年春,给当时的皇帝仁宗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王安石素与韩绛、韩维及吕公著等人相友善。神宗未即位以前,常与侍臣议论天下大事,很赞赏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韩维是颍王府的记室,每有言谈议论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观点。后来韩维任右庶子,又推荐王安石代其为官。神宗于是想见识见识王安石。王安石在金陵守丧期间,英宗屡次召他,他见时局不利于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所以每次都谢绝。神宗登极之初,就打算立即起用王安石,颁诏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王安石接到诏命,即日赴任。数月后,又召王安石入京,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神宗求治心切,非常好学,经常向大臣们征询改革的意见。他立志要做一个唐太宗那样大有作为的明君,改变真宗、仁宗以来政纲松弛不振的局面。所以他第一次召见王安石时就问他治国应当先做什么。王安石答道:应当先选择正确的策略。神宗说:唐太宗何如?王安石说:陛下当以尧舜为榜样,为什么拿唐太宗作样子呢?尧舜之道,简明而不烦琐,很容易做到而不繁难。但末世学者不知其中道理,认为是高不可攀。神宗觉得这种议论使人耳目一新。接着,他又问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间没有大的变动,使天下太平,是用的什么治道呢?安石退朝后,经过认真思考,写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于神宗。大意是说,太祖赵匡胤善于知人,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诸将帅,对外御夷狄,对内平诸侯。去除苛政,禁止酷刑,废除强横的藩镇,诛灭贪残的官吏,并亲自以简明为天下先,其政令全以利民为目的。太宗光义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所以能够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神宗初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即副相),并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指导机构,让陈升之、王安石负责。王安石素与吕惠卿友善,便对神宗说: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也比不上他。学先王之道而能运用的,独有惠卿一人。于是神宗命吕惠卿任条例司检详文字。事无大小,王安石必与吕惠卿共同谋划,凡有关建议的章奏,皆是惠卿执笔。当时人称王安石为孔子,吕惠卿为颜子。

二、推行新法改革制度

在神宗的亲自督促下,王安石提出并推行了一整套新法,这些新法主要分为富国、强兵和改革科举制度3个部分。富国部分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强兵部分包括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新的科举制度主张以经义取士,应试者不再考试诗赋、帖经、墨义之类,而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企图改变那种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状况。同时,对太学进行了改革,实行三舍法。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以后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00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100人。上舍生中品行优异者可不经考试直接授以官职。

改革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加上新法本身有许多不足,再加上在某些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所以几乎各项新法都遇到了激烈的反对。而反对尤为集中的是侵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免役法和市易法。北宋时城市工商业者(当时称行户或行人)也要承担劳役,谓行役,主要是按要求向政府售卖物品,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贵族不能再假政府之名行强买强卖之实,自然不满。这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神宗有些动摇,对王安石说: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近臣以至后族,没有不说不便的。两宫(太皇太后、皇太后)乃至泣下。王安石对这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小利而不顾国家大局的后族十分反感,他向神宗揭露了皇后之父向经、曹后的弟弟曹佾仗势枉法,欺占钱财的事实,证明他们是为了私利反对新法。但是,神宗经不起后族的一再反对,命韩维、孙永检查行人利害。

变法也遇到了正直的大臣的反对。苏辙原是王安石所引用,任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但极力阻止青苗法的推行。老将韩琦也上书抨击青苗法。此外,新法的科举制度也遭到反对。与王安石为好友的司马光,也反对他的新法。神宗的思想也开始犹疑起来。

保守大臣们反对新法,王安石早有思想准备,但是改革派内部分裂,给王安石的打击是格外沉重的。而这时的神宗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对王安石言听计从,有时甚至不重视他的意见。王安石对神宗慨叹道: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还有烧开的时候呢?熙宁九年(公元1075年)春天,王安石因身体有病,屡次要求辞职。到六月间,王安石的儿子壮年而逝,王安石悲痛欲绝,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已无法集中精力过问政事。神宗只好让王安石辞去相位,出判江宁府。第二年王安石连江宁府的官衔也辞去了,此后直到元v元年(公元1086年)去世,王安石再也没有回朝。

从王安石再次罢相直到神宗去世,整整10年间,新法由神宗一人力行。这一时期已从前期的理财为主转为主要是改革官制与强化军兵保甲。后人称为神宗改制。王安石在位时的新法以抑制兼并为中心,神宗的改制则着力于加强宋王朝的国家机器。

王安石辞去相位后,神宗亲自主持变法,当时他30岁,正是年轻有为之时,而且经过几年的执政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政治上也比较成熟。他很想通过官制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以改变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的政局。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新官制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宋初设置大量的机构,是为了使宰相和各部的权力分散,并相互牵制,以便皇帝能够大权独揽。到神宗时,宋朝已建立百年之久,统治早已巩固,迫切需要建立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使有作为的皇帝有时间和精力去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神宗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总目的与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没有王安石坚决,遇到强烈反对,往往中途动摇。神宗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结果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元丰库收进坊场积剩钱500万贯,常平钱800万贯。财税收入的增加,终于扭转了英宗时入不敷出的局面。

三、雄心未酬赍志而殁

神宗曾慨叹宋朝自真宗以来对辽国和西夏一味妥协退让,他立志要统一中国。神宗在位时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一是对交趾的反击战,一是对西夏的进攻。

交趾位于现今越南北方地区,从宋仁宗末年以来,不断向宋朝边境进行劫掠。熙宁九年(公元1075年)九月,交趾进攻宋广西路的古万寨(今广西扶绥)。十一月,出动六万军队,号称八万,分水陆两路大举进攻宋广西路。

熙宁十年二月,宋朝任命郭逵为安南道行营都总管、招讨使,率军到达广西前线。但当时邕州已被交趾军队攻占,知州苏缄自焚殉国,军民被杀害者达五万余人。当年夏天,宋军收复邕州、廉州。秋,收复全部失地。十一月,神宗二次下诏解决南征军的军需等问题,继续反击交趾军。十二月,郭逵率宋军进入交趾境内。交趾屯聚重兵于决里隘进行阻击,派驾驭大象作战的军队向宋军进攻。宋军以强弩射象,用刀砍象鼻,打败交趾军,攻占决里隘,缴获了许多船只。交趾王李乾德眼看宋军就要兵临城下,赶忙奉表乞降。从此,交趾再不敢侵扰宋境。

然而神宗对西夏的用兵,形势却大不相同。当时,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已经发展为拥有强大武力的军事联合体,不断进犯宋朝西北部地区。熙宁六年(公元1037年),王韶率领宋军进军1800里,占领了宕、岷、叠、洮等州,招抚大小蕃族30余万帐。这是自北宋开国以来对辽、夏战争中的空前大胜。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西夏国王秉常的母后专权,神宗以为这是进攻西夏的好机会,于是出动大军,兵分五路,共20多万兵力深入西夏境内,直抵灵州(今宁夏灵武)城下。西夏军决黄河水将宋军淹没,并切断宋军粮道,宋军大败。第二年,神宗听从徐禧的建议,在银、夏之界修筑永乐城作为屯驻军队的城池,企图困住兴州的西夏军。宋军此役共死亡将校200多人,损失士民及民20多万。西北前线的败报传到宋都朝廷,神宗悲痛难忍,竟临朝大哭。从此,神宗彻底丧失了先前的雄心,只好仍旧维持原来对西夏的和议,每年向西夏交纳财物。

元丰八年三月,雄心大志的宋神宗由于西北边境军事上的失败,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一病不起,三月五日去世。终年38岁。葬永裕陵。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常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songchaogushi/1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