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刘皇后 (仁宗时期)幕后女人:温柔而强悍的刘后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968―1033),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真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妻子潘氏是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在真宗即位之前就去世了,后追封为皇后.郭氏是真宗第二任妻子,真宗即位后封为皇后,景德三年去世.真宗第三位皇后,就是著名的刘皇后.真宗去世之后,刘皇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达10余年之久.作为宋代八位摄政皇后之第一人,这位对北宋政局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皇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刘娥是四川成都人,生于开宝二年.她出身贫寒,从小父亲就死了,跟随外祖母家的亲戚四处流浪,十几岁时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后来,龚美带着刘娥到京城做生意.龚美生意不好,走投无路,就想把刘娥卖掉.
真宗(当时还是襄王)的幕僚张F见过刘娥后,觉得她聪慧貌美,想起真宗曾说起想纳一个四川女子做侍妾,就安排两人见面.真宗见到刘娥后非常满意,便把她买了下来.刘娥颇得真宗的欢心,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太宗知道此事后大怒,勒令真宗把刘娥逐出襄王府.父命难违,但真宗实在舍不得刘娥,便偷偷把刘娥寄养在张F家.张F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娥,自己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怀疑,甚至是杀身之祸.
真宗即位后,没有忘记刘娥,把她接到了皇宫,疼爱依旧.刘娥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中祥符五年已经升为德妃.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在后宫中,刘娥的地位最高,离皇后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刘娥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真宗批阅文件,刘娥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娥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真宗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真宗有意立刘娥为后,但他也知道刘娥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真宗拿不定主意,就找参知政事赵安仁商量.正因刘娥出身卑微,赵安仁反对立她为后.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又找王钦若商量,并把赵安仁的意见告诉了他.王钦若对真宗说:"陛下不如问问赵安仁,他认为应该立谁为皇后."改天,真宗问赵安仁该立何人为皇后,赵安仁建议:"德妃沈氏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可以做皇后."真宗次日跟王钦若说明了赵安仁的意见,王钦若说:"陛下不说,我也知道他会这样说,赵安仁过去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真宗觉得赵安仁徇私,就罢免了他的官,下决心立刘娥为后.但刘娥为人处事颇为谨慎.当真宗决定立她为后时,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刘娥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真宗推迟此事.后来王旦上疏表示同意立刘娥为后,这件事情才最终确定下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娥被册立为皇后.刘娥由银匠之妻成为一国的皇后,绝非单单因为美貌.此时的刘娥已经40多岁,早已过了花样年华,吸引真宗的是她的智慧和能力.精明能干的刘娥把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真宗以帮助.真宗十分信任这个陪伴他多年的枕边人,甚至有一点依赖她.当真宗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刘娥便顺理成章地帮丈夫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另外,刘娥的前夫龚美将自己的妻子让给真宗之后,也留在真宗身边为其效力.真宗即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娥以兄妹相称.由于刘娥的关系,刘美升得很快,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娥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真宗统治晚期,刘娥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其一举一动,对当时的政局,尤其是寇准、丁谓两派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刘娥虽受真宗宠爱,但自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正巧,真宗看上了刘娥宫里的一个侍女李氏,受到真宗宠幸的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当时刘娥还没有被封为皇后,年近四旬的刘娥可能认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便接受了李氏的这个孩子,由她和另外一个嫔妃杨氏共同抚养,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真宗很宠爱刘娥,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拥有子嗣,对刘娥能册立为皇后,以及真宗死后顺利垂帘听政具有重要的意义.聪明的刘娥十分明白儿子对她的重要性,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刘娥还真是充当了一个合格母亲的角色,细心地抚育赵受益,母子感情十分融洽.这位皇子从小就叫刘娥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一直认为刘娥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刘娥去世后,才知道真相.
真宗先后有5个儿子,但都陆续夭折.赵受益的降生,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从小就十分疼爱他.等到受益年纪稍大一点,真宗就细心为他挑选老师,关注他的学业,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天禧二年中秋节,真宗正式下诏册立8岁的赵受益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祯.
乾兴元年二月,真宗病情急剧恶化.弥留之际,真宗放心不下年幼的太子,丁谓等人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太子,真宗这才稍稍安心.二十日,真宗死于延庆殿,享年55岁.太子赵祯即位.遗诏规定:尊刘皇后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之前代为处理军国大事.真宗时代结束之后,开始了长达12年的刘太后垂帘听政时代.
第二位:曹太后 (英宗时期)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v七年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v八年即帝位.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作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应该说,他很幸运.但不幸的是,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不久便病故,在位仅5年,这在两宋诸帝中也是鲜见的.英宗同他名义上的父亲仁宗一样,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执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与曹太后矛盾重重.亲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追赠生父名分的闹剧.等到这场争议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于是,振作国势的改革大业只好留给他的儿子宋神宗去完成.
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再议,也就是待到满24个月再说,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态.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韩琦等再次提出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
结果,以王为首的两制认为,濮王于仁宗为兄,英宗应称其为皇伯,而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们则认为,英宗应称其为皇考,他们还请求英宗将两种方案,都提交百官讨论.英宗和宰执们原以为,大臣中一定会有人迎合他们的意图,谁知情况恰恰相反,百官对此反应极其强烈,大多赞同两制官员的提案.一时间,议论纷纷.就在这时,太后闻讯,亲自起草了诏书,严厉指责韩琦等人,认为不当称濮王为皇考.英宗预感到形势的发展于己不利,不得不决定暂缓讨论此事,等太后回心转意再说.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争论,英宗和韩琦等人逐渐意识到,要想取得这场论战的胜利,曹太后的态度是关键,只有争取太后改变态度,釜底抽薪,才能给两制和百官以致命一击.治平三年,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英宗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皇上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不过是多了太后的签押.曹太后一直与养子英宗不和,这一次竟不顾朝廷礼仪和群臣的反对,尊英宗的生父为皇考,确实令人费解.于是,便有了诸多传言.有人说,这一关键性的诏书乃是曹太后前日酒后误签,次日,太后酒醒,方知诏书内容,但后悔已经晚了.另一传说则称,太后手诏的出台,是大臣韩琦、欧阳修等人交结太后身边的宦官,最终说服了太后.但无论如何,白纸黑字,太后是不能抵赖的.
不管曹太后的诏书是否出于情愿,却正合英宗的心意,英宗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执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以稳定时局.韩琦对英宗只说了一句"臣等是奸是邪,陛下自然知道",便垂手不言.欧阳修更是非常明确地对英宗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御史既然认为其与臣等难以并立,陛下若认为臣等有罪,即当留御史;若以为臣等无罪,则取圣旨.英宗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英宗明白这三个人无过受罚,心中也很过意不去,特地对左右人道:"不宜责之太重."同时宣布,濮安懿王称亲,以茔为园,即园立庙.英宗的这项决定,遭到了朝臣的坚决抵制,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台谏官员全部自请同贬,甚至英宗在濮邸时的幕僚王猎、蔡抗均反对称亲之举,这是英宗万万没想到的.在严厉处分吕诲等人的同时,英宗又不得不拉拢反对派主要人物王,许以执政职位,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为了生父死后的名分,英宗绞尽脑汁,用了各种手段,耗费了18个月的光阴,才最终达到目标,英宗笃孝的品行就以这种奇特的方式体现出来.其实,"濮议"并非单纯的礼法之争.司马光等臣僚坚持濮王只能称皇伯,是希望英宗能以此收拾天下人心,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而韩琦、欧阳修等掌握实权的宰执们考虑的问题则更现实,深知仁宗已死,太后已无能为力,他们要一心一意地拥戴英宗,因为毕竟英宗是皇权的现实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