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介绍-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详细]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详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详细]
绝弦这个典故出自于《吕氏春秋.本味》,也称之为伯牙绝铉。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出处 绝弦这...[详细]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详细]
《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详细]
《管仲破厚葬》出自《韩非子》,讲述了齐国管仲破除厚葬之风的故事。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详细]
这篇古文出自于《史记管晏列传》,是描写管鲍之交的一篇佳作。 管鲍之交,在我国一直用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后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详细]
管鲍之交,汉语成语,意思:指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出自《列子力命》。 成语出处 《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成语辨析...[详细]
荆轲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 事件起因 战国后期,...[详细]
奇货可居,汉语成语,拼音是q hu kě jū,意思是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常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谋利。出自 《史记吕不韦列传》。 成语辨析 【近义词】...[详细]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详细]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五代史记》,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详细]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详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详细]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