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朝军队喜欢屠城?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

蒙古打得很远,大本营在蒙古大草原,西征打到东欧,中东,中间隔的很远。把异族放在自己进攻路线的后防是很危险的,万一这些城市在蒙古军队离开后反叛,就是断了西征军队的后路。屠城对蒙古军来说有很多优点:

1. 省事,俘虏扔在原来的城市容易反叛,带着走拖延行军速度,拉回大草原还耗粮食,全部杀掉对于蒙古人来说是最经济也是最安全的选择。2. 威慑,对其他未被蒙古攻下的城市,蒙古人的宣传是:投降,或者屠城。眼前血淋淋的例子让随后很多的城市都不战而降了,也给蒙古人省了很多事。同时,被屠城的城市反叛的可能性也被降到了最低3. 没坏处,蒙古的西征不是单纯的掠夺行为,而是对领土的渴求。况且游牧民族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杀掉当地人对于蒙古人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很多时候,屠城是一种?略,一般是在己方占绝对优势,不用担心对手报复的情况下,减少自己的伤亡的一种方法。最典型的,是美国在日本扔下的那两颗原子弹。说白了,就是杀鸡给猴看,告诉其他人,防守是徒劳的,只能带来更大的伤亡。所以屠城,就是要屠有强烈反抗的地方,而且要把这事大大的传播开去,越夸张越好,才能达到目的。

铁木真)攻陷了中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花剌子模王国的重镇不花剌城(乌孜别克布哈拉市),准备屠杀之前,曾把居民召集到祈祷场,向他们宣布说:你们必须知道,你们都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必须加以惩罚。你们一定会问,我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犯罪。我告诉你们,我就是上天的灾祸,如果你们没有犯罪,上天为什么派我来屠杀你们?

蒙古军队攻克一城便屠的说法也是很值得怀疑的,现有的研究表明,那些遭遇蒙古军队屠城的地方,大多进行过比较激烈的抵抗,使蒙古军队遭受过比较大的损失或者付出了比较高的代价,例如有重要将领或亲王阵亡之类,这种情况下的屠城行动一般来说带有复仇与泄愤的性质,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蒙古军队比起其他游牧民族在军事行动中采取了更多的屠戮,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有其特殊性,因为相较于其他游牧民族而言,蒙古军队所从事的大多是超级远离本土的军事行动,对于获得敌人城市后的处理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一开始,他们自然是采取游牧民族最熟悉的方式——掳掠或破坏,而远离本土这一因素使得掳掠极易成为负担和拖累,于是破坏甚至毁灭就成为他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处理方式,随着征服地域的扩大,他们的处理经验也日趋丰富,到后期屠城的行动就渐渐减少了。

至于游牧民族烧杀抢掠的动机,其实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不难理解——游牧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比起定居的生活方式更加艰难、脆弱且风险更高(更加靠天吃饭),并且这种生活方式是无法完全自给自足的,而定居民族的生活方式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在大多数情况下,定居民族不需要和游牧民族去交换什么东西,这样,游牧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以及获得必要的物质补充,就只能去抢,当然,这一互动充满博弈,双方各自会权衡代价,于是在暴力掠夺及修建长城的另一面,我们也可以发现有和平的贸易往来,如茶马贸易之类,不过在漫长的古代,这只是屈指可数的极少数时期。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yuanchaogushi/4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