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考古界的轩然大波:一块疑似成吉思汗的随身金牌

内蒙古乌兰浩特的洮儿河流经索伦镇时水流逐渐变得平缓,每次下完暴雨后都会从河底冲上一些神秘的东西,因为经常有人骨伴随这些东西一起被冲出来。当地人认为这些都是不吉利的事情,往往看到这些奇怪的东西后,就会把它们再次扔到河里。

1961年的一天,索伦屯子有一对姓李的夫妇为自家修补房屋,在洮儿河挖取沙石辅料,土壤铁锹碰到了一块金属物。男主人用手拨开沙子,一块带有圆孔的金属牌跃入眼里,这是一块宽有七八公分,长约二十多公分的一个浅黄色的薄金属片。由于表面覆盖着一层淤泥,他并没有注意到上面还刻有文字,在石头上磕掉泥土后装入口袋继续挖沙,夫妇两人回到家后将金属牌扔在杂物筐内,就忙着修房去了。然而,让李家夫妇没有想到的是,40年后这块他们无意间发现的金属牌将在蒙古考古界引起一次轩然大波。

索伦洮儿河挖出的这块金属牌在屯子里静静躺了10年,1970年的一天,蒙古族人乌力冈到这位姓李的朋友家做客,闲谈之中无意看到了这块金属牌。仔细擦拭后,他发现金属牌上有许多他从来也没有见过的文字,为了能弄清楚上面究竟写的是什么,乌力冈找来村里几位有学识的老者。然而奇怪的是,就连村子里年纪最长,认识蒙古文字最多的老者也不知道,这块金属牌上面究竟刻的是什么?这个结果让李家的男主人越发感到迷惑,他的这块牌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上面刻着的奇怪文字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乌力冈感觉这块金属牌上的两个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他回想起家中珍藏多年的一幅成吉思汗画像牌,上面也有类似的两个字,是一种失传了很久的古老文字。乌力冈猜测,按照一般的习惯,在成吉思汗的画像下面写的一定就是成吉思汗的名字。如果说这两个字就是成吉思汗的名字,那么这块牌子极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随身物品。要真是这样,他们手上拿的这个金属牌将会是一个无价之宝,这个猜想让在场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老李家藏有这块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每次出外干活,乡亲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可是这一切却让老李坐立不安,为了掩人耳目,他将牌子用红布包好压在箱底,并且见人就说他已经将那块牌子送人了。虽然老李在人面前表现出一副对牌子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在他内心却是激动不已,他决定要将这东西当作传家宝留存下来。

40年过去了,李老汉就要过世了,在弥留之际,他把这块牌子转交给儿子李献功,嘱咐他要把这块牌子作为传家宝保管好。李老汉去世后,李献功因为李老汉办丧事花了不少钱,就到外面去做生意,生意赔了不少钱,做不下去了就回到家里。这时的他已经是负债累累了,无心当中,他想到了那块牌子。原来他根本没把这块牌子放在心上,父亲死后,他就把这块牌子扔在自家的菜窖里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了。这天,他在菜窖里拿出这块牌子,擦去上面的泥土,他发现这可能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因为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放在潮湿的地窖里牌子却一点也没有被腐蚀。他想,这可能是金的,因为只有金子才具有这样的耐腐蚀的性能,能不能用它卖一些钱来缓和家庭的困境呢?于是他通过一位姓白的朋友找到了乌兰浩特的一个收藏家刘振春,当刘振春看到这块牌子后,他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物品,但是他看不懂牌子上的文字,不知道字的意思。

刘振春是做瓷器收藏的,由于在金属器物收藏方面经验和知识有限,刘振春无法对这块奇特的金属牌作出判断。它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物品?它是否值得收购?如果收购,究竟能值多少钱?一系列的问题让刘振春越来越犹豫,就在此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朋友。张国林,乌兰浩特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兴安盟地区金属器物品与古玉收藏专家。

张国林大学时学习物理,因此对古董的材质十分敏感。当他把这块金属牌拿在手中的时候,从分量上就感觉到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金属牌,它比同样大小的铁牌或铜牌要重出许多。张国林凭借经验判断,如果不出意外,这极有可能是一块金牌,黄金的抗氧化能力远远超出普通金属,即便是被掩埋在泥土里,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不会发生严重的氧化现象。张国林得出的判断打消了刘振春对这块金属牌年代不够久远的疑虑。

为了能证实这块金属牌是否为金牌,张国林带着李献功来到人民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准备对这块牌子做成分分析。银行里工作人员将金属牌放在光谱分析仪上,一分钟后,电脑显示屏上开始有了反应。在场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屏幕上的变化,黄金元素一栏里的指数不断攀升,这说明牌子的确含金。就在含金指数上升到48%的时候,数字显示停止了,此时银元素栏里指数却开始攀升,最后停在了46%的地方。

金属银是白色的,当它与黄金混合后,黄金的固有色泽除了变浅外,在色彩基调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当金银比例达到1:1时,黄金会在质感和色泽上保留了它最大的原始属性,此种比例的金银合金与纯金的色差并不大,如果不通过两者之间仔细的对比,是很难单独分辨出来的。黄金拥有柔软的质地,稍加外力就会改变它的形状,这让大而薄的黄金制品在携带和使用上非常不便,这块金牌巧妙地利用金银各一半的组合让它的强度和耐折强度提高到了纯金的4.5倍。如此科学而巧妙的配比一定有着它不同寻常的作用和目的。

张国林认为这是一件极其难得的收藏珍品,他更坚定了一个想法,无论这块牌子是不是成吉思汗的随身物品,它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是非比寻常的。看到成分分析结果后,刘振春也异常兴奋,虽然现在还不能判断牌子是成吉思汗的随身物品,但是就凭制造牌子所使用的贵重金属和巧妙的金银配比,就足以证明它非比寻常。可以想象,持有这块金牌的人当年的地位是何等尊贵。刘振春打算与张国林合伙买下这块金牌,经过私下商量,张国林与刘振春决定各自拿出8000元,合计16000元钱来收购李献功的这块金牌。

刘振春有一个习惯,在每次交易之前,他都会把物品再仔细翻看一遍,这一次也没有例外,放大镜在金牌的文字上一点点滑过,刘振春试图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当放大镜无意间停留在金属牌的圆孔上时,刘振春突然看到了一行文字,他仔细看了看这行文字,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就在金牌圆环内侧刻着一排任何人都能读懂的文字张字九十六号,而号字是简体字,这种字体是解放以后才实行的,怎么会出现在古物上呢?这块金牌极有可能是从博物馆里盗窃出来的赃物,因为只有考古人员在发掘古代墓葬时才会根据文物的出土顺序给物品编上号码。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作为收购人和贩卖人的行为都违反了国家文物保护法,足以构成犯罪。

惊出一身冷汗的刘振春为了能够彻底弄清这块金牌的来历,他决定借口现金不足,尽量拖延时间来了解金牌的来历和上面神秘文字的内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刘振春、张国林与李献功达成了以一万二千成交的价格,在给李献功写下收条并预付完两千元定金后,刘振春终于将金牌暂时拿到了自己手里,他们相约两周后到刘振春家付清余款。当天下午,李献功带着收条和2000元钱坐上开了往索伦的末班车,刘振春和张国林则马不停蹄地赶往办公室,用硫酸纸给金牌上的文字大拓片。下午六点,他们将打好的拓片与照片发往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文物站工作的朋友和同事,他们一方面希望从各大博物馆和文物站了解是否有类似的文物被盗,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有专家能认识,并翻译出金牌上面的文字。

到目前为止,刘振春与张国林只是准确掌握了金牌的铸造成分,但是对金牌上神秘文字的了解仍然一无所知。正当他们在为金牌所属的历史时期争论不休的时候,李献功在家看到了吉林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寻宝》节目,看完这档节目后,李献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认为这块金牌有可能远远不止刘振春和张国林开出一万两千元钱的价值。他想找更有权威的文物专家对金牌做进一步的鉴定,约定两周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各地博物馆和文物站仍然没有传来有关金牌的消息。刘振春与张国林想马上收购李献功的金牌,但又担心金牌来历不明,盲目收购会触犯国家法律。奇怪的张字九十六号不断出现在刘振春和张国林的眼前,在一个又一个让人迷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他们谁也不敢放心大胆地收购这块金牌。

最后经过两人的商议,他们决定放弃这次收购,两周后的一个中午,李献功来到刘振春家,由于双方都不愿达成交易,这次金牌收购一事不欢而散。看到李献功渐渐远去的背影,他们似乎感到自己正与一次重大的历史发现失之交臂。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yuanchaogushi/3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