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抵抗元廷百万大军的张士诚为何会输给朱元璋?

张士诚这个人在元末的枭雄中绝对是一个异类,他既没有陈友谅的阴险狡诈,也没有朱元璋的杀伐果断。客观的说,张士诚生错了年代,他如果是明朝中期的皇帝,那绝对可以和宋仁宗一起被奉为千古仁君。只可惜他出生在了元末,这个时代不属于他,属于陈友谅朱元璋

一、元末农民起义,张士诚占据了浙江和江苏

1279年,南宋丞相陆秀夫抱着宋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跳海自尽,至此汉家王朝第一次灭亡。元朝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这不过这群人会打天下,却不会治天下。胡虏无百年之运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元朝的统治刚刚60多年,声势浩大的红巾军大起义就开始席卷全国。这么短的时间,在中原王朝中还处于建国的前期。红巾军席卷全国之时,元廷却在忙着内斗。此时以贩盐为生的张士诚也趁机带着一帮兄弟发动了起义,贩私盐虽然风险大,但是利润也大。张士诚的祖上就是贩私盐起家,因此张士诚应该接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张士诚起义的时机把握的相当不好,他刚刚起义,元朝宰相脱脱就统帅百万大军南下。

枪打出头鸟,张士诚眼看就要被脱脱生擒活捉。此时元朝再次干了一件蠢事,宰相脱脱被锁拿进京,随后被杀。失去了主帅的元军开始撤退,在此之后,元廷再也没有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力量。各地的起义军开始迅速壮大,其中占据安徽和河南的刘福通一直处于抗击元军的最前线,这是专门扛雷的。在他的南方,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都在逐步崛起。这三个人都得好好谢谢刘福通,这才是抗击元军的主力。陈友谅控制着两湖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朱元璋占据了江苏西部、江西的部分地区和安徽的部分地区。而张士诚控制着江苏东部和浙江大部,天下最富庶的地区都控制在张士诚的手里。

二、壁上观的态度,最终害了张士诚

张士诚这个人有那么一点君子的感觉,对待他治下的百姓相当好。他统治江浙时期,这里百姓交的赋税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明朝建立一二十年之后,还有人祭奠张士诚,怀念他的恩德。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张士诚不足为患,顶多就是刘表或者袁绍之类的人物。在张士诚集团中,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将领们在张士诚的面前大大咧咧,而张士诚一点也不生气。张士诚手下的将领打仗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脑袋,即便是大败而归,张士诚也继续留用。不要说心狠手辣的陈友谅,即便是也将兄弟义气的朱元璋也绝对不会忍受。这种有些妇人之仁的性格最终害了张士诚。

1366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倾巢出动,在鄱阳湖展开决战。此时双方都在拉拢张士诚,如果无论张士诚加入哪一方,都会获得很大的好处。但是张士诚的态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就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一步步吃掉了陈友谅,而自己没有丝毫的动作。直到朱元璋已经占领了中国中部,即将掉头东进,他才如梦初醒命令军队阻击朱元璋。在命令加固城池,准备抵御朱元璋的进攻。1367年,朱元璋统帅这50万大军和他那群名将们包围了张士诚最后的根据地苏州。此时张士诚平时积累的人脉发挥了作用,他属下的将士们拼死守城,城中的百姓也支援张士诚军守城。

三、张士诚成为了江南人心中的遗憾

不得不说,张士诚守城的本事还是很强的,朱元璋的军队整整进攻了10个月,才得以占领苏州。随后,朱元璋打垮了浙江东部的方国珍,正式统一了中国南方,即将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北伐。放下朱元璋,说说张士诚,张士诚在对待属下和人民的态度上确实要好于朱元璋。但是他不具备帝王应有的雄心和手段,江南地区的文风很浓,很多百姓都识文断字。他们希望张士诚能够成为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君王,这可惜最后他们等来了洪武大帝。张士诚最后被自己的将领李伯升出卖,交给了大将常遇春。最终张士诚被朱元璋杀害,朱元璋痛恨江南人支持张士诚,将江南地区的税负提高到了每亩七斗五升,这高出了其他地区的好几倍。7月三十是张士诚的生日,江南人每到这一天就会去烧九四香。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yuanchaogushi/3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