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代的农学、医学和营养学

元代的农业,虽然在实践上没能让百姓温饱有余,但技术和生产上是有较大进步的。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农书有十部,元代就占了三部,仅次于(明朝 有四部)。可见统治者是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的,尽管在元朝统治初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军需,但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恢复生产的作用。在1270年 就设立了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派遣劝农官,察举农事,并以此来考核地方官的政绩,所以中央政府和地方官都有编纂农书的积极性。> >    1273年,为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司农司博求古今农书,在删繁择要的基础上编成《农桑辑要》一书,并刊刻颁行天下。《农桑辑要》总结了13世纪末期以前 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反映我国作物栽培的进展情况,其中有关木棉的输入、栽培以及棉花的加工技术等内容,尤其值得注意,是研究古代农书的 宝贵文献。同时这部书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编行的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全书。元代曾将此书多次翻印,到1332年,一次就印了10000部。> >    1314年,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又撰写了《农桑衣食撮要》,弥补了《农桑辑要》对于岁月杂事的叙述比较简略的不足。农学家王祯的《农书》则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部在全国规模上对整个农业作系统研究的农学巨著。《农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农桑通诀”,总论农业历史、农耕的各个环节和农业的各部门;第二部 分,分别叙述各种农作物的培养方法;第三部分是这本书最富创造性的部分,王祯在文字的基础上共收录了各种农具和农业机械图三百零六幅,分十二门和数十项, 图文并茂,介绍了各项农器的构造、渊源、演变和用法。> >   因为元朝是一个世界性的庞大帝国,因此元代的医学有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传统中医学说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阿拉伯医学的优秀成就。> >    元代医学分为13科,比的9科、金代的10科更细。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果和朱震亨就分别活动于这一时期。李果,字明之,今河北正定人,著有 《伤寒会要》和《脾胃论》。朱震亨,字彦修,今浙江义乌人,撰有《格致全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和《本草衍义补遗》。他们都是中医内科中的名 医。在外科方面有危亦林。危亦林在麻醉术和骨折复位手术上有突出的贡献。在他的《世医得效方》中记载的关于麻醉药物的介绍,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的记 载。> >   阿拉伯医术在元代传入中土,回回人忽思惠在1330年撰成《饮膳正要》,对食品营养、饮食卫生、疾病防治、食物种类等都作了开拓性的探讨。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yuanchaogushi/3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