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后的都城:应昌城

弘吉剌部是蒙古的一个古老而又文明的部落,世代游牧于额尔古纳河及大兴安岭的北部。弘吉剌部在整个元朝历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享有很多的特权,因为弘吉剌部与元朝皇族是世代联姻的关系。
公元1270年,弘吉剌部的领主孛思乎儿斡罗陈万户和其王妃囊家真公主,到上都(锡林郭勒盟正兰旗)拜谒忽必烈皇帝,奏请在他们封地的驻夏之地达儿海子建城居住。忽必烈皇帝很快批准了奏请,由元政府拨款建城,名为应昌府。
斡罗陈万户和王妃,请来了曾规划和建设上都城的光禄大夫刘秉忠。一日,一行人来到达里诺尔西岸边,见这里地势平坦,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恰如龙岗,地势雄固,景色优美,非此地莫属。
诗云:云海吞吐翠微中,澳缘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两年后,在刘秉忠的督造下,这座壮观的草原王府拔地而起。
应昌城由内城、外城和关郊部分构成。长方形的外城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50米,城墙周长2.9千米,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2万平方米。
应昌城的主要街道是三横、三纵均匀分布。由南城门向北,有一条长260米,宽10~15米,与城内二道街垂直相交的大街,是应昌城内的中街。中街是城内的主要和最繁华的街道,是上至皇帝、王公、贵戚,下至商旅、平民及各色工匠进入城内的必经之路。
应昌城是应昌府的所在地,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及在元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诸方面的重要地位,公元1285年,应昌府提升为应昌路( 路 在元朝是仅次于行省的第二位的行政区划)。公元1286年,世祖忽必烈在应昌路设立弘吉剌站,主要接待京城来的各级官吏和岭北去往京城及南方的各级官员。
弘吉剌部的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建立了一套独立的统治和管理机构。应昌路总管府下设王傅府,王傅府是应昌路实际的管理机构,具有行政管理、司法管理的职能。王傅一般由元中央政务任命,应昌路的王傅是由弘吉剌部主推荐,由吏部任命的。
元帝国对宗教文化的容纳和开放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并举。应昌城内外也是寺庙林立,殿宇辉映,僧徒云集。钟、鼓、法号及礼佛之音,朝暮相闻,不绝于耳。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蒙古人亦尊孔崇儒。1291年,忽必烈诏令全国诸路学校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贤能之儒士教之,或有自愿招师、自授家学于父兄者,给予褒奖。于是京师、诸路乃至四方万里之外无不立学,尊儒之风,靡于全国。应昌路的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创办起来的。学府位于应昌城内城南部,市肆的临街处,方形院落,边长60米。由院落、门房、碑亭、配房、舍房、教室组成。教室建在高高的台基上,面阔三楹,进深一楹,教室前面,院落中部为方形碑亭,亭中耸立着汉白玉石碑,碑额阴刻 应昌路新建儒学记 8个篆字。
程钜夫有一首《送罗元发教授应昌》的诗: 携书别帝京,王国得儒生,路出开平远,雪道绝漠横 。生动地反映了内地知识分子到大漠草原王城传播文化知识的情景。
公元1369年6月13日,妥欢帖睦尔(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明军的攻击下,无奈弃上都而移都应昌。公元1370年4月28日,妥欢帖睦尔因患痢疾在应昌去世。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继位,改元宣光,自此掀开了北元王朝的历史,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达264年之久的又一次南北朝时期。
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胸怀大志,年轻气盛,早有君临天下之志,曾和母后联合欲迫惠宗禅位。这时的爱猷识理答腊,面对残破的大元江山,没有气馁。他振作精神,团结各派政治力量,延揽四方忠义,以为恢复之计。又赋诗自励:昨夜严陵失钩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难得团圆相,也有青光照九州。抒发了他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自强不息,立志复国,匡扶帝业的雄心壮志。
北元蒙古,昭宗死了以后,脱古思帖木儿汗在内讧中被杀,其后汗位频换,汗统不稳,也没有能力强兵复国。
公元1370年5月,明将李文忠率领精兵五万直驱应昌。爱猷识理答腊携数十人北遁。
北元立国不足一年的都城应昌,挂上了大明的旗帜。此时,从弘吉剌氏斡罗陈万户陈请忽必烈皇帝修筑此城算起,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
明成祖朱棣死后,北元蒙古势力逐渐强大,时常南下侵扰明朝边境,明朝由主动进攻改为被动防守。
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明朝将领杨洪受命率军过宝昌州,歼北元军于开平,夺回所掠人畜器械等物品,又北进三百里直捣应昌城,拆毁城墙,四处纵火。应昌城辉煌的宫殿,繁华的市肆,威严的衙署,肃穆的寺庙,高大的城墙,美丽的园囿便荡然无存了。
应昌城这座著名的蒙古草原藩王府邸,是举世闻名的强大蒙古帝国历史演展的缩影。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融汇着蒙古民族的意识、情结、风俗及文化,曾是蒙古民族智慧、力量和权力的象征。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yuanchaogushi/2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