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浅谈三国时期的百姓社会生活

原标题:浅谈三国时期的百姓社会生活

三国时期盛行人物品题之风。当时的评议主要有两种形式:

壹是“公议”由若干有一定威望的七大夫等达成相近的看法。这在乡党,县城,郡国,京都等都有,在各级学校,特别是太学中较为流行。

贰是"天下名士"充当人物品题的权威,由其一人说的算。三国时期的许多重要人物,差不多都被“品题”。如曹操在年轻时曾被品题为“清平之奸 ,乱世之英雄”;荀彧少年时被品题为“王佐之才”;贾诩少年时被品题为“有张良陈平之奇”等。另一种是朋友为其取得别号、绰号,有的也具有品题性质。如诸葛亮被庞德称为“卧龙”,庞统被称“凤雏”。这种品题之风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九品中正制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三国战乱,社会风气为之一变。首先,对“忠”的理解认识便不同以往。过去,只有对皇帝,对朝延才谈得上“忠”现在,部下必须对割据者“忠”,且只能对他,而不能对旁人。田畴刘虞属吏的身份被派到长安,到长安后天子任命其为骑都尉,朝延三府征辟他为属吏,接受;回去后,因刘虞公孙瓒杀害,又拒绝与公孙瓒合作,这便是当是公社的忠义之士。故曹操千方百计要用他、千方百计要将赏他。同理,刘表的属吏韩嵩被派去见曹操,曹操以天子名义任韩嵩为侍中,零陵太守,韩嵩接受了曹操的任命,回荆州后大说曹操的好话,被认为是卖主求荣,故一向软弱的刘表也发怒要杀他。吕布一再杀死自己投靠的君主,被认“反复小人”。最后他还想投降曹操,一向重才轻德的曹操也坚决不要他,并异常果断地将他杀了,荀彧是曹操的谋士,当曹操于献帝发生矛盾时,荀彧不自觉地站在献帝一边,结果被曹操所害。三国时期,部曲制度,家臣必须绝对忠于自己的主人。这种观念还延伸为忠于上司或对过去的上司;在上司蒙难时能挺身而出;在上司死后,要像子那样为其奔丧,或为其扶养遗孤等。曹魏时期,曾专门制定法律限制为上司奔丧,但仍有人违禁为过去的上司奔丧。

交友以交是当时大家推崇的社会风气。义气在当时双被称为“侠气”。袁术在少年时“以侠气”,被举为孝廉。辽东斩袁尚首级送给曹操后,曹操将其挂出示众,并下令:“三军中有敢哭尚者,斩!”田畴袁尚曾征辟他,自己虽没应征,但至少说明袁尚看得起他,便冒死前去哭祭。他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义”。一向义执法严格著称的曹操,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过问。但当“义”与“忠”发生矛盾后,则要服从“忠”。关羽降曹后,张辽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关羽的真实思想,关羽即坦诚地表露真心,表示以后仍要去找刘备张辽意识到若把此话告诉曹操,关羽可能便有杀身之祸,但他最后认为关羽与他之间是朋友,只是兄弟关系。曹操与他之间却是君臣,是父子关系,前者必须服人后者。故将关羽的话转告了曹操。他的这种行为,为当时的士大夫所接受。 当时,静坐示威请愿,做为一种斗争方式,在三国时已经出现。孙策抓了著名学者高岱后,其朋友,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便到孙策府静坐为请。孙策登楼看见静坐请愿的“数里中填满”,认为高岱已收买了众心,便将他杀了。曹晚年,还禁止官吏、百姓拥有一些书籍,如曾立法“禁内学及兵书”,规定凡百姓有兵家一书,一律送交官府。吉茂在当县令后,因拥有这些违禁书籍,仍被视为犯法。

三国时间短促,在衣饰习俗方面并不太大。曹操禁止奢侈,后官不敢衣锦,卞夫人也带头“不尚华丽”,衣饰打扮上“无文绣珠玉”,只讲究“素打扮”。诸葛亮勤俭治国,夫人也带头勤俭,竟无一套与丞相夫人相配的衣服。在衣饰等级方面,曹魏在曹操、曹丕时期限制并不太多,到明帝时鉴于公卿的服饰才能采用“刺绣”的方法,公卿的服饰只能用“织”的方法,同时还对天子在郊祀等场合穿的服装及各种称谓做了规定。曹魏后期在士大夫中开始流行穿轻带宽衣,或与当时士大夫中嗜好服用药酒,五石散有关。

三国时期,原产东南亚的甘蔗通过交州传入内地,内地人众很快掌握了种甘蔗和榨汁制糖技术。这一时期,饮茶习俗从巴蜀传到东吴和北方,首先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

三国时期,大中城市实行居住区与商业交易中心“市”分离。居住区的四周都修有门,各家不得当街破墙开门。在这种统一开大门的居住区中,三国都设有基层居民管理机构“里”。曹操便做出明确规定,只有封候食邑在一万户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独向大街开门,这种单独上的大院子才能称“第”。曹魏时期世代做官的人家门前立有两根木柱,左柱称“阀”,右柱称“阅”,以表现其光荣历史,特殊身份。社会上因此称这种家庭为“阀阅世家”。在农村,在山区,由于军阀混战和村族械斗,许多地区流行碉堡式建筑。这一时期,私家园林明显增多。许多世家大族在宅院中造园,挖池堆山。大多数建筑开始采用砖石结构,另外,当时流行的阙也采用砖石结构,这是我国砖石建筑由地下(墓室)走向地面的开始。从考古发现看,这一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流行五种基本形式:殿、悬山、囤顶、攒尖、歇山,民居用以一楼一底的两层结构最为常见,但在官府和一些豪族大族的院子里,也有多层建筑。

三国时期大多数的家具都以汉代为主。中国家具是从低到高逐渐演变的,它最早起源于"席地而坐"的席,逐渐发展到"垂足而坐" 的坐具。最早最原始的家具是坐卧铺垫用的席,人们日常生活或跪或盘腿而坐,配以低矮的家具。这时候,为了阻挡风寒,是用帷幕围起而成为室的。汉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漆木家具,漆案和漆几是普遍使用的家具。在汉代之前,人们席地而坐。到了汉代,一种供坐卧的家具----榻,已经被广泛使用。这时候,屏风代替了帷幕,但几和案依旧盛行。东汉时,桌子出现,形状与现代方桌类似。汉末,胡床传入中原,两木相交叉,床面用绳索连成,开合自如,携带方便,很象后来的交椅又象今天的马扎,这可能就是椅子的前身。“胡床”由西域传入中原后不久,在士大夫中甚至当时一些官僚、豪族,士大夫出游,常有仆人扛着“胡床”跟在后面;在一些游览、集会场所,常风主人坐“胡床”于中间,仆人环立于两边的新景观。魏晋以后,因房屋增高,居住面积加大,家具也相应加高,种类日益繁多。晋代的床已与今天相差不多了。

责任编辑: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lishigushi/4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