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抚夷越的诸葛亮怎样平叛民族分裂活动

易中天先生曾说“'三顾茅庐’是很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眼红的”(大意),这话说得不错。其实岂止是三顾茅庐,孔明真正让知识分子羡慕的还有他那被后人传颂的许多故事。今天就来谈谈诸葛亮南抚夷越――

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在著名的《隆中对》中就已经初步提出,那就是"南抚夷越,西和诸戎"。在后来的实践中,他是较好地推行了这种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的。

今天就说他"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他在平定南中之役中。他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方针和攻心为上的战术,实行"以夷治夷"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时蜀汉的南部地区叫南中,有四个郡,即越Q郡(今四川西昌地区)、郡(今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地区)、益州郡(今云南中部地区)、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地区)。南中乃夷越之地,居住着叟、青羌、僚、濮等少数民族。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就开始经略南中地区,他曾任命安远将军邓方为朱提太守蚪担ㄊ钦嗅獾囊馑迹┒级剑进驻南昌(今贵州镇雄),负责对南中各族的招降事宜。后任者是南中大姓李恢,驻守平夷(今贵州毕节),遥领交州刺史。由于南中大姓从中作祟,安抚工作的效果不佳。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后主刘禅新立,南中大族乘机反叛蜀汉政权,分裂割据。《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载:"建兴元年夏,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Q夷王高定元亦背叛"。尤其是雍]的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把蜀汉看在眼里。《三国志・蜀志・吕凯传》记载:"时雍]等闻先主薨于永安,骄黠滋甚。都护李严与]书六纸,解喻利害,盖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其桀慢如此"。他还联络东吴,"杀蜀所署太守正昂,与(士)燮(原东汉交址太守,后投孙吴,被任为左将军,仍驻守交址)相闻,求欲内附。(步)骘(吴交州刺史)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他对于刘备委派的益州太守张裔,"趑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孙"(《三国志・蜀志・张裔传》)。他还利用欺骗的手段煽动人民反蜀。史载:"益州夷复不从],]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斫木坚刚,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获以欺夷"(《华阳国志・南中志》)。另一个叛蜀的是越Q夷王高定元,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他派人"杀将军梓潼焦璜,破没郡土"(《华阳国志・蜀志》)。还有一个是太守朱褒。诸葛亮为安抚他,开始对他一再忍让,但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与雍]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郡,闻褒将有异志,收其主簿案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于越Q,欲以安之。褒犹不悛改,遂以郡叛应雍]"。

对于南中大族为了狭隘私利而进行的民族分裂活动、反蜀行为,诸葛亮采取了坚决平叛的态度。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在作好准备之后,率军南征。临行,智谋之士马谡送之数十里,诸葛亮说"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马谡建议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附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在南征中区别对待反叛者,对顽固不化的反叛者坚决打击、歼灭之。他亲自指挥的西路军攻克了高定元的"窟穴",抓获了高的妻子,接着进军到卑水(今四川会理),攻破了高定元和雍]的联军,杀死了高定元,又乘胜前进到达云南,会同中路军把孟获包围在曲靖一带。东路军也打败朱褒叛军,占领郡。而对于可以争取的孟获却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方针,"七纵七擒",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又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以夷治夷",实行"三不"政策。即用"不留汉官"、"不留汉兵"、"不运粮"的办法,达到"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目的。二是采取帮助少数民族改进生产技术,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办法。令人教打牛以代刀耕,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夷众感悦"(杨慎:《滇载记》)。结果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南中还做了文化传播工作。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率牛负酒赉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又记道:"永昌郡,古哀牢国……世世相继,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阴深,生民以来,未尝通中国,南中昆明祖之,故诸葛亮为图谱也"。另外,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扩充兵力,还把一部分少数民族迁居蜀中。《华阳国志》载:"诸葛亮平南中,移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lishigushi/3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