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

刘备在称帝后,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起了讨伐东吴的夷陵战役。但是最后却被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那么,刘备集中了当时蜀国的主力部队,进行此次战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伐吴并没有带上诸葛亮,这是为何呢?

真正三国历史上,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里讲的那么神,他自从跟随刘备后,其实从没指挥过军队,更多的是为刘备做后勤工作。

三国演义的剧情上看,刘备连死两个兄弟,已经被怒火冲昏头脑,诸葛亮劝刘备不要伐吴,忠言当然逆耳,刘备怎么可能会听,加上这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三顾茅庐,赤壁鏖兵时的他了,他已经是一个帝王了,不会什么事情都听诸葛亮的了,这时的他反而更多的是在提防诸葛亮,所以也就不带诸葛亮一起玩儿了。

目前对于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 为关羽报仇,狠狠教训一下孙权,夺回荆州。

2、 为关羽报仇,消灭东吴政权。

刘备伐吴

刘备伐吴的形式和实际情况

这两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和实际的情况,就会发现,刘备发动本次战役是另有企图的。

以刘备的5~6万(顶多7万)部队要想击败东吴的兵力相当的防御兵团是非常困难的,何况还有其他的问题:

1. 刘备军的水军比较弱小,在其发动进攻之前,没有大规模修造战船和训练水军的记载,从后来战役中刘备没有水陆并进的情况,也可以知道,刘备也知道自己的水军不是吴军的对手。

2. 以刘备当时的总兵力,即使击败陆逊,占领荆州,也无法加以保守。

3. 如果真的占据荆州,必将直接威胁到东吴的生存利益,与其的冲突将进一步扩大,恐怕将形成东吴和魏国联合进攻蜀国的最不利情况。

这样很普通的道理,以刘备的战略头脑应当是完全明白的。可是刘备为什么还要不顾众多属下的反对意见,坚持发动对东吴的进攻呢?

由于关羽败亡是在219年12月,刘备直到221年6月称帝后才决定出兵,说明他是有预谋的。

刘备不会不清楚谁是主要的敌人(还有诸葛亮等人的参谋),最大的威胁当然来自魏国,东吴在袭占荆州后已经取得了保卫江东根据地的有利态势,是不会再进攻蜀国了。

刘备坚持要伐吴的原因

刘备坚持要伐吴的原因,魏国的太尉刘晔分析的非常清楚:“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三国志刘晔传》)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也昭然若揭了,刘备的战役企图非常明确,为了以上的原因,必须进行伐吴战役,目标:通过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东吴低头认错,赔偿损失,但是尽量不进行大的决战,以免双方损失过大。

实际上,迫使东吴低头认错的目标已经达到,孙权马上派使者前来认错求和,并让诸葛谨写信劝告刘备(通过诸葛亮加强劝说)。估计是最关键的赔偿损失的条件,双方没有谈拢。最后造成了双方均骑虎难下,只好继续战斗下去。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lishigushi/1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