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锋芒初露

公元前681年春正月,齐桓公上朝,百官行完君臣之礼,就开口问管仲:我受仲父的教诲,革新了国政,现在我们齐国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了,百姓也知道礼义廉耻了,所以我想要会盟诸侯,确立齐国的主盟地位,怎么样?
   管仲回答道,现在诸侯当中,实力比齐国强的不在少数,南有荆楚,西有秦晋,都自以为英雄,不听奉周天子号令,他们虽然国强却不能称霸的原因,就是因为他 们认识不到:周王室虽然衰弱了,但他仍是公认的天下共主。周王东迁以来,诸侯不朝奉,不纳贡,甚至出现了郑伯射伤桓王,五国抗拒周王这样的事。这就让列国 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的问题,像楚国擅自称王,宋、郑滥杀国君,因为没人敢去征讨,就变成了既成事实的君侯。现在周庄王刚去逝,新王已经即位,但宋国最近 南宫长万弑君,贼臣虽然已经服法但宋的国君还没确定。主公应该派使者去周王室朝贡并向周天子请旨,借天子之命号令诸侯议定宋的国君。宋君确立后,主公就率 诸侯朝奉天子,再以天子的授权去号令诸侯,我们就可以内尊王室,外威四夷,对列国诸侯扶弱抑强,有不遵从盟约的就率领诸侯共同讨伐他,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 们并没有私心,这样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视齐国为盟主,即使不动刀兵,霸业也可成就。
  桓公十分地高兴,开始按管仲的策略施行。
  公元前681年,齐国先派使者入朝恭贺周(xī)王就位,并请天子授权会合诸侯来议定宋国君位人选。王说:伯舅不忘天子是周室的大幸之事,泗上的诸侯,任由伯舅主使。
  使者回来一报告,桓公就以天子之命召集宋、曹、陈、蔡、卫、郑、邾这些诸侯国,约定三月初一在北杏(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内)聚会。
  桓公问管仲:这次赴会,带多少兵车合适?
  管仲说:君上你是奉王命聚会诸侯,带兵车干什么?请主公不带兵会盟,这叫衣裳之会,和平会盟,才让人心服。
  桓公派军士在北杏筑起三层盟坛,高三丈,坛上左侧悬钟,右侧悬鼓,设了周天子的虚位,又预备了馆舍房屋若干。
  到了约定日期,宋桓公先来报到和齐桓公见了面,第二天陈宣公和邾子(邾国是子爵,所以称子)也到了,以后蔡哀候又到了。三个国君一看齐国没有兵车,很是吃惊,相互说:齐国以诚待人,让人信服。就把自己带来的兵将也都退后二十里扎营。
  一直等到二月末,其他的诸侯也没到,桓公就想改变会期。管仲说:三人成众,现在已经是五国相聚了,改期,是为了不守信的而误了守信的,刚开始就不守信,以后还怎么号令诸侯。
  到了三月初一,四国诸侯聚在坛下,行过了见面礼,齐桓公说:周王室衰微,诸侯内外叛乱,征杀频繁,我奉周天子之命,聚会各位共尊天子,今会盟需要先推选个盟主,然后由盟主主持会盟,以盟约为会盟国共同遵守的原则。
   几个诸侯有点为难了,想推举齐国做盟主,但五国当中宋国爵位最高。那个时候国王封诸侯分五个档次,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来的这几个国家,宋 国是公爵,齐国是侯爵。推举宋做盟主吧,本次会盟的任务就是谋定宋的君位,这又不合适。两难之际,陈宣公发言了:天子把汇聚诸侯的使命交给了齐侯,那就应 该由齐侯主盟。
  有人说话就好办了,于是一致通过。齐桓公假装谦让一番,然后登上盟坛,以下依次为宋公、陈侯、蔡侯、邾子。排完了座次,击鼓鸣钟。祭告天地,相互交拜寒暄,表示愿结兄弟之盟,在齐桓公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向前看。如此这般之后,仲孙湫捧简跪读盟约:
  “某年某月某日,齐小白、宋御说、陈杵臼、蔡献舞、邾克,以天子之命会于北杏,共奖王室,济弱扶倾,有败约者,列国共征之。”
  读完以后,各国诸侯相互敬礼表示服从和遵行盟约。
  这就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一合,名义是奉周天子之命谋定宋的君位,实际是给大家定了点规矩。这也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始。
  诸侯的会盟程序走完了,管仲走上了盟坛说道:鲁、卫、郑、曹,故意违抗天子的命令,不来赴会合盟,应该征讨。
   齐桓公对四国的国君说:征讨这四国我们的兵车不足,有请各位国君共同行事。陈、蔡、邾三国国君虽然心里也不愿意,但不想给自己惹事,都答应出兵相助。惟 有宋桓公没有表态,当晚回到公馆对大夫戴叔皮说:齐侯妄自尊大,以侯爵越过我公爵主盟,又要调遣各国军兵,听从了他,以后我们就会在齐的主使下疲于奔命 了。
  戴叔皮说:这次会盟诸侯跟从的和违抗的各占一半,说明齐国的势力还没达到应有的程度。如果征服了鲁和郑,那么他的霸业就成了。齐 国称霸对宋是祸不是福,参加会盟的四国,宋的实力最强,爵位最高,宋国不出兵,这个联盟就解体了。况且我们今天此行,目的只在于受天子之命正君位,现在目 的已经达到了,不如回国。
  宋公和戴叔皮的想法是一致的,就在五更天不辞而别,回国去了。
  齐桓公得到宋桓公背盟逃走的消息,气愤极了,要派公孙湫去追。
  管仲说:追他有违大义,应该先请得天子之命再去讨伐他,这样才师出有名。更何况我们还有比这更急的事。
  桓公问道:什么事情比伐宋更急?
  管仲答道:宋远但鲁近,而且又是周王室的宗盟,不先征服鲁国,怎么降服宋国?
  桓公问道:如果伐鲁,应该从哪里进兵?
   管仲说:济水东北的遂国(也叫隧,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是鲁国的附庸,国小而且贫弱,国人只由四姓宗族组成,若以大兵压境可以当日攻下。拿下了遂,鲁 国必然害怕,然后派一个使者,责备他不会盟之罪,同时派人给文姜夫人通信,让她给庄公施加压力。鲁夫人的本意就是让庄公亲近齐国,就一定会让他请和,那时 庄公内外压力都很大,必然来请盟,我们就同意他请盟。在平鲁之后再移兵向宋。我们再请来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以兵威震慑,宋国在这样强大的压力面前,他不 敢不降。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亲自率兵攻遂,像遂这样的小国小城,防卫能力有限,一鼓作气就攻了下来。然后齐桓公移兵济水,鲁庄公果然害怕了。就召集大臣们研究对策。
  就在这时,门人来报告:齐侯有书信来到,庄公拆了书信只见信上写道: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chunqiuzhanguogushi/2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