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与漳水十二渠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你一定听过“河伯娶妇”的故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科技落后,百姓愚昧,把水患说成“河伯”想娶媳妇。其实没有“河伯”,只是水利不畅。
西门豹领导民众,在魏文侯二十五年(422),开始挖掘漳河的12条水渠,根治水患,灌溉民田。除开凿时,12条渠一起动工,调动人力较多,老百姓不堪 繁重的劳苦,有些人不愿继续开凿水渠。有些官吏也随之动摇,西门豹却坚定地说:“民可以乐成,不可以虑始。现百姓虽因劳苦而怨恨我,但将来一定会思念我 的。”终于修成了漳河十二渠,化水患为水利,使漳河两岸绿野千里,人给家足。
《水经浊漳水注》对漳水十二渠有如下描述:“二十里作十 二,相去,三百布,令相互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是梯级,也就是晋代的低滚水堰。据《汉书·食货志》载:“六尺为布,百步为 亩”,300步应为1 800尺。即每梯级相距1 800尺。十二流是指12条渠,12个水口,每个水口都有闸门控制。
十二渠两岸, 原为盐碱地,得漳河水的灌溉,洗去盐碱,使土质肥沃,对庄稼生长更加有利。漳河水带有大量细粒沙,灌入田中,时板结细密的土质变得疏松,有填淤加肥的作 用。漳河十二渠,改良土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原来年年泛滥的不毛之地,“成为膏腴,则亩收一钟。”按王充《论衡》一书的数据推算,一钟为64斗,即6石 4斗。每市斗高粱为13.5斤,以秦汉之亩制计算,每亩可产600斤。可见,漳河十二渠的巨大作用。
到了汉代,由于十二渠流经皇帝的驰道,地方官想将渠合并,流经驰道时,合三渠流一桥。该县的父老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十二渠是西门豹所凿,“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地方官没有办法,只好按百姓的意见办。十二渠一直流泽百代,造福子孙。
> 都江堰 李冰与都江堰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李冰被任命为蜀的郡守,主持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到任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离堆即崖,位于沫水之中,使“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患之。”凿去崖,使河道畅通,再无祸患。第二是修筑都江堰。
都江堰,古人又称都安堰,改称楗尾堰,才称都江堰。都江堰的枢纽工程,沿江自上而下,分别为百丈堤、都江鱼嘴、金刚堤、飞沙堤、人字堤、宝瓶 口。最重要的是都江鱼嘴、宝瓶口、飞沙堤,三者紧密配合,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江鱼嘴又叫分水鱼嘴。闽江经分水鱼嘴分为内外二江,外江是主流;内江之水 经宝瓶口流向成都与川西平原,起到了灌溉、分洪与航运的作用。
宝瓶口是内江流量的咽喉,因形状像瓶口而得名。口的左边是垒山,右边是离堆。李冰凿开宝瓶口,穿二江成都之中。现宝瓶口的引水通道宽20米,高40米,长80米,其流量足以供应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
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淤入外江的工程。现为长约180米的低堰,由装满石头的竹笼砌成。闽江水量暴涨时,内江的洪水就从堰顶溢入外江。这可以确保内江灌区 的安全。飞沙堰与宝瓶口相互配合,可以使灌溉的川西平原,水大时无淹没之患,水小时,无干旱之忧。飞沙堰唐代称侍郎堰。因有排沙作用,后来才改称飞沙堰。 飞沙堰的排沙产生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宝瓶口水,上游的重质泥沙开始下沉;其二是飞沙堰前的内江是弯道,产生弯道环流,飞沙堰处于弯道凹岸,使挟泥沙的底流 向堰外排沙。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科学成果。飞沙堰的筑堰竹笼,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载:“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 而水。”其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节省费用,功效显著。这种竹笼的建筑性能是“重而不陷”,“硬而不腐”,“击而不反”,“散而不乱”,其防冲护底的 功效是十分优良的。
都江鱼嘴的上游,还有百丈堰。其作用是引导江流,防护江岸。鱼嘴之下的两侧是内金刚堤与外金刚堤。也就是左思《蜀都赋》中所说的“西逾金堤”。
飞沙堰之下是人字堤,下接离堆,在宝瓶口右侧,有护岸溢流的作用。洪水特大时,从堤顶溢流,可补飞沙堰溢流之不足。
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记载的最早的水则(即水尺),用它来测量江中水位的高低,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灌溉和防洪消灾。“三水”当指内江、外江和未分流的上游岷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人民2000多年,使蜀郡人民“旱则借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水旱从人,不知饥饿”,“沃野千里,世陆海,谓之天府也”。新中国成立时,可灌二三百万亩,现已扩大到八九百万亩。它造福于蜀中人民是何等巨大啊!
> 水工郑国与郑国渠
七雄称霸的战国时期,有一位以科技人员担任政治使命,去阻止强秦统一六国者,这就是韩国派出水利巨将——郑国。
韩国与秦国相邻,秦军旌旗所指,它首当其冲。韩国万般无奈,想出了一条“疲秦”之计。即派水工郑国,去说服秦王修筑一条人工大渠,灌溉洛水间的广大农 田。韩国以为这样一条大渠一定会使秦国民力不支,疲惫不堪,因而无力伐韩。由于郑国是人尽皆知的水利工程专家,又兼他倡议修筑的水渠西起水,东贯冶水、清 水、浊水、漆水、洛水等7条河,使渭水平原得到良好的灌溉,可以使秦国民富国强。秦王听从了郑国的建议,中了韩国的“疲秦”之计。这就是郑国渠的由来。
郑国渠于元年(246)动工兴建。《史记河渠书》说:“凿水,自中山西邸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灌田……渠就,用注填之水,溉泽 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这已很清楚地说明了郑国渠的流经区域。它的干渠首段,在“中山”和“口”之间。“中山”即仲 山,在云阳县(今阳县)西7.5千米,是云阳县城北的一个泽。
郑国渠干渠全长150余千米,其测量施工,布置运用都说明了当时的科学 技术水平是很高的。它的干渠主线布置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由于它处于最高位上,干渠南部的整个灌区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保证了支渠以及其他细 小渠道的自流灌水,从而保证了最大的灌溉面积。据当代科技人员的测算,郑国渠干渠平均坡降约为0.4/1000。这种科学的选择,显示了当时有较高的测量 地形与引用渠水的技术水平。
当代学者还认为郑国渠在横穿天然河流的技术措施中,采用了原始的“立交”技术。从而解决了既能彼此隔开,避免干扰,又能各走各道,通流行水。具体工程措施,是一种原始形态的简易渡槽。
《史记河渠书》所说的“用注填之水,溉泽卤之地”,是一种淤灌技术。水从东高原流下,挟带大量含有机质的泥沙,随水灌入农田,使饱含盐碱的“泽卤之 地”,冲去了盐碱,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所以,郑国渠引水灌溉渭河平原,有改良盐碱地、施肥和灌水的一举三得之功。郑国渠建成后,使原来瘠薄的渭北平原, 变成了“无凶年”的沃野。它所流经的三原、高陵、经阳、富平各县得到了充分的灌溉,亩产高达一钟之多。也为之赞叹。
郑国渠修筑 过程中,秦始皇发觉了韩国的“疲秦”之计,想要杀死郑国。郑国不但善于治水,而且很有胆识,颇具远见。他理直气壮地对秦始皇说,渠“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 秦建万世之功”。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君主,是不应该因急功近利,而中止这造福万民的水利工程。秦始皇被说服了,花了10多年的时间,修成了大渠,并以郑国的 名字命名。秦国也因此提高了国力,终于统一了六国。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