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真实形象如何 刘备以德服人的品质

刘备形象

刘备作为《三国演义》里面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分量,那么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在这其中罗贯中又有着怎么样的心理寄托呢?

刘备画像

首先第一个肯定的就是刘备在其中是一个仁德待人的“仁义王者”的形象,在那种混乱动荡的年代,相比起那些个残暴血腥的军阀来说,刘备深知仁德的重要性,他一心想着恢复汉室,拯救天下苍生,对他来说手下民众的生活好坏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刘备才得以在那个乱世之中混的风生水起。早在担任平原相的时候刘备就成功的折服了一个前来刺杀自己的刺客,之后在逃离荆州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宁可离乡背井也要跟着他走,可见刘备的仁德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

再来刘备是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他知道人才才是成大事的根本,所以对于那些有才的人非常的敬重,因此徐庶诸葛亮赵云等等都被刘备的真诚所打动。其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几乎是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在后来攻取益州后刘备不计前嫌,任用当时死命阻拦自己入益州的黄权,这样唯才是举的态度也彻底打动了益州当地的人才,让刘备手下的人个个都对他感恩戴德,几乎没有背叛刘备的,而且也是因为他的真诚,所以在早期刘备狼狈逃窜的时候,这些个手下也不曾有过一丝怨言。

再来刘备也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既是他的有点也是他的缺陷,重感情让他得到了很多老人的爱戴,但是也是因此让他的手下缺少新生力量,没有新鲜血液,最后后继无人。总的来说刘备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经典的仁君形象,但是也有着小小的缺陷并不算完美。

刘备以德服人

自古以来有力者可以争天下,有德者可以服天下人,刘备的争霸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因为他实力不足,不能用实力横扫天下,不能如同曹操一般虎视天下,刘备能做的也就只有以德服人。

刘备的影视形象

刘备虽然才干不足,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德行是受到无数人肯定的,虽然在演义之中,刘备的德已经到了近乎虚伪的程度,但是在当时却是没有多少人不称赞他的,也是因为他的德名,他走到哪儿都受到当地诸侯的礼遇,比如他前去投奔袁绍的时候袁绍就曾亲自迎接他,给他厚待,到了曹操的手下,曹操都对他非常重视,曾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就连曹操都敬佩刘备的仁德。

刘备的一生留下了不少“仁德”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他折服刺客的故事,据说刘备曾经和叫做刘平的有些恩怨,刘平非常看不起刘备,对于自己位居刘备之下非常不甘心,就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结果刘备傻乎乎的还善待那个刺客,刺客都不忍心杀这么仁厚的人,所以就把别人要刺杀他的事情告诉了刘备然后飘然离去。还有一个求田问舍的故事,据说刘备曾经和许汜一起在刘表那儿评论天下豪杰,他们谈到陈登的时候许汜就说这人只是个豪横无礼,于是刘备就问他是什么事情呢?许汜就将自己曾经受到陈登无视的事情说了一遍。刘备感叹道:您有着名士之名,现在天下大乱,正是希望你这样的人来拯救苍生,但是你走到哪都忙着买地买房,这正是陈登最看不起的样子,他又怎么会礼遇你呢?

刘备定都

在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正式宣告称帝,建立了蜀国,并且定都成都,开始了蜀国短暂的帝国生涯,那么刘备为什么选择定都成都,而不是荆州那种更加方便的地方呢?

蜀国故都成都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刘备称帝时候的境况,当时已经过了刘备最鼎盛的时候,关羽已死,荆州已失,真正掌握在刘备手中的其实只有益州一州之地,而益州在汉朝十三州里面并不算最繁华的,虽然挺大的,但是因为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就不在这边,所以在人口,人才等方面比起中原一带要差了不少,而成都作为唯一的大城市也是最适合做首都的。

或许有的人会说成都地处偏僻在运输粮草出兵等方面都不方面,为什么不早早的选择荆州的南郡等地作为首都呢?其实这是不成立的,上文已经说了刘备称帝的时候,荆州已经被孙权打下了,而在那之前刘备因为是新取了益州,必须要稳住益州的人心,需要他亲自坐镇,而他派了关羽去镇守荆州也算是对于荆州的领地非常重视了,但是谁知道关羽居然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不只是自己死了就连荆州的几个郡也都丢了,让刘备只能偏安西蜀,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再来成都作为都城也算是有着一定的优势,一来可以稳定益州的民心,二来蜀地一向是易守难攻,粮草等产量也算是不错,所以定都成都也算是不错,并不能说是刘备的选择出了错误,只能说刘备的运气差了一点。

刘备称王

在公元的219年,随着将近两年的汉中之争的结束,刘备算是基本上完成了他横跨荆益的战略目的,基本上拥有了一争天下的资本。

汉中王刘备

在平定汉中之后的秋天,刘备手下的一干文臣武将联名上书请汉献帝里刘备为汉中王,在这篇表文中,一开始就例举了历史上的几个“安微定倾”的例子,并且将曹操斥为惑乱天下的贼子,和董卓并列,之后又大大夸奖了刘备,称赞他是汉室的忠臣,然后又担心可能会发生类似赵高杀二世的惨案,再加上刘备刚刚大破曹操,所以请求汉献帝封刘备为汉中王。但是有趣的是,这篇表文的署名中带头的不是诸葛亮,反而是马超和益州的一些旧臣,这是为了表明对于益州势力的安抚,并且展现了刘备会对所有手下一视同仁的胸怀。

之后刘备又上书称自己称王是受到了群臣的逼迫,并不是本意,但还是因为国家危难之际,他只好顺着众人的心思,表达了自己一定尽忠于汉室会尽心帮助献帝扫清寰宇、复兴汉室的伟大愿望。自此,蜀汉的政权算是基本建立起来了,同时刘备大封手下群臣,封了五虎将,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据说是刘备要封黄忠为将军,和关羽等人齐名,手下群臣害怕关羽心中不服,但是刘备派了费诗前去授命,果然虽然关羽非常不悦不肯接受,但是费诗一番口舌,最后还是劝服了关羽。

然而巧合的是,在刘备称王之后的第二年,手下的不少能臣良将就去世了,比如黄忠法正、关羽、张飞等人,这也对于蜀汉政权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刘备东征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诸侯之中波折最多的了,好不容易到了晚年占据了益州和荆州大部分,但是却因为盟友的叛变导致荆州尽失、关羽阵亡,对于当时的蜀汉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让刘备从坐拥大半个荆州,天下可期变成了只能困守蜀地,而且跟了他大半辈子的关羽也一战身亡,这对于刘备的事业、情感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他选择了东征。

刘备东征惨败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说刘备东征是不合适的,但是其实刘备东征却是必须要做的,一来当时西蜀和东吴是盟军一起对抗曹魏,但是在这个时候东吴的背叛,给刘备阵营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刘备一向是讲究仁义,出了这么一回事就意味着和双方的联盟已经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了,所以刘备东征打东吴也算是比较正常的。再来也有着感情上的因素,刘备和关羽的感情一直很好,两人相交数十年,关羽的死对于当时年事已高的刘备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刘备的愤怒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刘备东征其实也是出于利益上的需求,失去荆州之后,刘备的势力一下成为了三国之中最弱的了,只能够守在西川之地,可以说荆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刘备势力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只有有了荆州刘备才有争天下的资本,所以说这次东征也是刘备争夺天下所必须的。再者这也是刘备内部势力所渴望的,虽然有一部分老人是不希望刘备攻打东吴,但是很多荆州益州的势力都非常渴望夺回荆州,这也是刘备势力内部的需求。所以说其实刘备这次东征是势在必行的。

刘备的一生

如果说有人要我给刘备的一生做个总结,我会告诉他们刘备的一生是感人的,有一句古话这么说“20岁都三国,曹操最厉害;40岁读三国,司马懿最厉害;到了60岁再读三国,刘备最厉害。”前面两个人或许很多人都会赞同,但是不少人对于最后一段却是有着不解,毕竟刘备虽然能臣名将不少,但是最后蜀国被灭,而且在才能上也不算卓越,怎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呢?这就和上文说的刘备的一生是感人的不可分割了。

刘备的影视形象

纵观刘备的一生,你会发现他的大半生都在东奔西走,都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48岁的时候都没有占据一片土地,都没有基业,但是即使如此,刘备依旧雄心不死,有着争霸天下的壮志,这怎么能让人不动容?要知道那个年代可不是现代,60多岁已经算是高龄了,刘备的状态就相当于现在一个人奋斗了大半辈子知道6,70了还没有什么产业,然后还敢豪言壮语说要干掉腾讯,超越马云,面对这样的人,试问谁不会心生敬佩?

刘备的一生虽然一直都是在逃跑,失败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但是很奇怪的是无论他到哪,哪儿的人都对他非常敬佩,即使不去他账下为官也对他推崇备至。而且刘备能够信任人,在那种动荡的年代,人心浮动的时候,试问换了你去你能坚持相信自己的手下人,能够毫无保留的信任别人吗?刘备能。试问你能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即使遭到别人的白眼也一直不动摇,就这样流传后世千百年吗?刘备能。试问你能够在失败了无数次,屡次游走在生死边缘,差点失去自己的小命之后依旧“初心不改”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吗?刘备能。试问这样的人不是英雄还有谁是?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renwujianjie.cn/lishigushi/1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