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大将
刘备之所以能够取下荆州、益州以及汉中,拥有于北魏、东吴并肩的实力三分天下,在于他的乐善好施、仁义宽厚之风引来了天下诸多英雄豪杰归于他的麾下。在这些将领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汉营威震四方的“五虎上将”。
五虎将
五虎将排名第一的是刘备的结义二弟――关羽。关羽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人之一,对刘备可谓是忠义无二。即便在刘备最为困苦落难的时候,关羽得知消息之后毅然抛开高官厚禄,千里单骑护送刘备家眷找到他,故而后世极为推崇关羽的忠义之风。而且关羽武功高强,兵法娴熟,他威震华夏的壮举就是最好的证明。排在第二的就是刘备的结义三弟――张飞。张飞算是胆大包天之人了,也是五虎将中个性最为特立的一个。他刚猛骁勇,为人豪爽,胆识过人,曾经当阳桥一声大吼吓破了曹操大军不敢向前一步。他的长矛更是战吕布、马超,刺纪灵。只是脾气暴躁,饮酒误事,爱打部将,最终被刺杀。排在第三的是赵云,一个近乎完美的上将。
赵云武艺高强,不论是单打还是以一敌多,他都不曾吃过亏。曾经于曹军阵营七进七出,斩杀曹军多员猛将救得幼主是声名大噪。而且他还有一定的政治眼光,懂得吴蜀联合的重要性,知晓生产发展、百姓对于国家的地位。可以说他既有武将的身手,又有文臣的能力。第四的是马超,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但是武功却是惊人,曾打地曹操割须弃袍,不足的就是他的谋略不够。第五位就是老将黄忠了。黄忠的武功自是不用说的,关羽战他百来回合都赢不得。黄忠走马斩杀曹操猛将夏侯渊更是脍炙人口的故事,刘备才能轻松的夺得汉中。刘备的五虎将当真如猛虎出山一般,勇不可挡。
刘备为何不救关羽
当关羽看到刘备率领赵云、黄忠等人斩杀夏侯渊,击退曹操亲率的大军,进主汉中,他是相当的受到鼓舞的。对于关羽这样自傲的人,是不甘于仅仅坐守荆州,渴望着外出斩将杀敌建功立业。于是在公元219年,关羽北上困曹仁,围宛城,更是以少胜多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但是东吴暗地撕毁盟约,白衣军后袭关于大军,致其前后受敌兵败山倒,直至退守麦城,被吴军擒杀。
关羽
于是众人疑惑,为什么在关羽兵败之时,刘备不发兵相救呢?说不定有大军的援助能挽回战局。其实不然,首先中原距离刘备的大本营成都相去甚远,加上蜀道难行,所以兵败的消息传入成都至少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再等大军进发救援那又是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关羽从兵败到被擒杀,也只有短短两个月,刘备集团很难做出正确的反应。再者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嫉恨关羽,这个在史书上是有确切记载的。也就不排除当年关羽兵败之时,刘备集团的前锋营――刘封坐视不管,任由关羽被困擒杀。所以刘备才会因愤杀了自己的义子。还有的人议论是当时的诸葛亮故意借刀杀了傲慢自负的关羽,实际上这也是曲解。关羽镇守的荆州在隆中对里极为重要的,蜀汉必须借由他北出进军中原,否则就是孔明后来六出岐山的苦恼。诸葛亮不会为了杀一个将领,而丢了这么重要的城池,这不符合他谨慎的性子。再者诸葛亮不是蜀国的一把手,刘备重视情义,是定会出兵相救,于理也不合。
刘备打东吴
刘备之所以要攻打东吴,战争的导火索在于刘备的结拜二弟兼大将关羽在麦城被东吴擒杀,而且关羽的首级还被割下献给了北魏曹操。至少在情义上,刘备是对东吴孙权恨之入骨了,彼时的刘备真是气过头了。所以当东吴提出和好罢兵之时,刘备直言除非他死去,否则是不会考虑罢兵一事,他要孙权伸长了脖颈等着他来取其首级!
夷陵一战
于是刘备几乎是带上了所有家当跑到东吴的家门口开打起来,在战争前期蜀汉的部队也的确是势如破竹取得了优异的战绩。但是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双方军队在夷陵僵持数月,最后在七月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刘备驻扎在林中的连营被东吴年轻将领陆逊用火攻击败。蜀汉军队被打的所剩无几,刘备携带剩下的力量来到白帝城,并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托孤诸葛亮后,病逝白帝城,
那么真的只是刘备意气用事,造成了这样令人惋惜的局面吗?身为一国之君,半生戎马的刘备真的就看不到其中利害?其实不然。刘备用兵东吴的确有他为义弟报仇的成分在,通过这种手段也能够达到激发将士斗志,表现自己仁义的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北魏处于内乱,不能迅速对南方战事做出正确的反应,而蜀国在经历多年的经营后实力的确胜过东吴的,不然就不会有战争前期一边倒的局势。所以刘备所选时机是正确的,而错就错在刘备对东吴的实力过于低估了,这从他对东吴年轻将领陆逊的不屑可以看出。而且东吴虽然实力不够与蜀汉相争,可是他还是有实力自保的,刘备就败在了战术不精上。
刘备称帝了吗
公元221年,北魏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于他,于是曹丕成了原来三国之中第一个称帝的一方。就在曹丕称帝后不久,刘备也紧随其后称帝,定都成都,国号为“汉”,定年号章武,也就是章武元年。
蜀主刘备
至于刘备为什么会称帝,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刘备早先的确打下了辽阔的势力范围,有了足以称帝的实力和底气。刘备在赤壁之战后,顺势夺取了荆州从此奠定了他三分天下的实力。随后西取四川拿下益州,西南的广大地区以及甘肃湖南等地均归属于他刘备。更别谈后来关羽“威震华夏”之时杀于禁夺取了广袤土地,连实力强大的曹操都被蜀军打得连连败退。实力如此之大,怎会不让刘备心生称帝之意。
第二是北魏的曹丕已经逼迫汉献帝禅位于他,改国号为“魏”。这样就令原本刘备意欲匡扶的汉室就此在汉献帝手中灭亡,刘备始终打着的旗号也就在此出现了漏洞。于是众臣力荐刘备也称帝,一者可以与北魏抗衡,作为汉室宗亲必须要延续汉室的天下。二者刘备称帝可以抚恤了这些跟着他多年辛苦劳累的老臣们,毕竟开国功臣的帽子还是很大的。
第三,就是刘备个人的想法了。看着挟天子的北魏居然直接丢弃了这个工具自己称帝,让深处南方一直恪守本分的刘备如何不眼红。如果说刘备对皇位没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当了这么多年的主公和王公,权利欲早已膨胀。从刘备小时候就放出言语,自己将来是要坐帝车的人,便可以看出他骨子里有这个欲望,只是他克制了而已。所以说刘备称帝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刘备投靠过谁
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意思是讽刺吕布投奔很多人,认了丁原、董卓和王允等人为义父过,这也令天下人对他的行为不耻。但是相比于吕布,曾经是他义兄的刘备却是投奔过更多的主子,可谓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最,算下来刘备前前后投奔过了七个人。
曹操
刘备在刚刚起家之时,由于实力不行、大名气不足,所以彼时的他投奔的也是些中等的势力。刘备初期跟过刘恢,不过刘备等人觉得在这里没什么前途。于是几人在公孙瓒会经过的地方,驻足等候了很久,直到碰见公孙瓒。因为刘备和公孙瓒早年是同窗,所以老相识了。公孙瓒也领会了刘备的意思,就让他加入了自己的集团。这一时期,刘备还收纳了猛将赵云,算是丰富了自己的实力。后来公孙瓒和袁绍被董卓调停,刘备也领了个“平原相”去当了。
在担任平原相之际,刘备救过孔融。而被曹操围困的陶谦求援孔融,刘备也就顺理成章的跟着去了。陶谦为此非常感激刘备,容刘备在小沛驻扎。后来陶谦病重,刘备得了便宜,领了陶谦的徐州。不过好景不长,徐州被吕布抢去,无家可归的刘备又反过来投奔吕布。不过毕竟看着这吕布不可靠,奔向了曹操的大营。曹操的眼力过人,纵使刘备一向隐藏锋芒,还是被曹操看出来,来了出杯酒论英雄直把刘备吓坏了。眼看这性命不保,聪明的刘备果断选择离开曹营,投奔在袁术帐下。原本还只是联合袁术讨伐曹操,没想到曹操彼时的实力很大,刘备被打的连家小都不顾了,所以只能依托于袁术,怎奈袁术也敌不过霸道的曹操。走投无路的刘备最后想到了荆州同时宗亲的刘表,幸好刘表看在亲戚的份上收留了他。不过刘表还真被刘备乐善好施、为人宽厚仁义的做派给折服了,一度被奉为座上宾。所以说,刘备投奔过的主子,还真的太多了。
刘备小人
说到刘备大家都知道他出身低微,早年只能靠编织草鞋为生,直到黄巾贼起义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并在关羽张飞二人几乎忘我的帮助下开始了群雄逐鹿的游戏。在获得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了明晰的战略方针之后,刘备更是夺荆州、取西川终在公元221年称帝,定国号“汉”。然而这么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史上总是有人说他是“小人”,而且还真不是无缘无故的诋毁。
刘备
关于刘备“小人”一说,最早有所的表现的就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回。当邮督奉命来罢免刘备的小县尉一职时,刘备意欲求见邮督却被推诿了。于是刘备怀恨在心乘其不备,将邮督绑在树上鞭打了百余下仍不解恨,还想杀了他,终在邮督的恳求下放过了他。
其实这件事完全是刘备个人武夫嚣张气焰的表现,邮督只是奉命行事,但是得罪了刘备就没有好下场。还有一点争议较多的,就是刘备摔刘禅。在小说四十二回,曹操在长坂坡击散了刘备的阵营,导致其两位夫人和尚在襁褓中的刘禅被弃在战场。赵云拼死将刘禅救回,没料到刘备掷于地上并说道:因为你,差点损了我一员大将!震惊的赵云立马抱起少主,言道: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主公知遇之恩。虽然这是作者为了褒扬刘备,但是却很容易让人觉得刘备的小人之心。
一个人为了事业,竟然全然不顾的自己的骨肉安危,没有失妻之痛,他真的有人性吗?而且,对于部下拼死救回的刘禅,他应该是珍惜的,但是他还真摔了,这视他人的工作成果为何物?所以,人们认为刘备为了讨好部下,让别人死心塌地为自己工作时,还真会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因为小人除了自己,其他的都不会考虑在内。不过这也是作者为了褒扬刘备,反而近似伪的无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