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麾下谋士:
田丰、沮授是袁绍手下两名优秀的谋士,对于这两个人,识人用人皆胜袁绍的曹操有过这样的话:对沮授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对田丰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对于袁曹两军,沮授认为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而田丰也认为善用兵,变化无方,虽少,未可轻也。从《武帝纪》记载曹操与袁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来看,田丰、沮授绝非凭空猜测,而是有做过情报工作的。
因此,袁绍决意出兵攻打曹操时,田丰、沮授曾经向袁绍进谏,便献策,其文如下: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许多人都认为田丰、沮授的战略是打持久战,其实田丰与沮授的真正战略意图是:以军事为辅打经济战。田丰对袁绍说: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其重点有两个:一是内修农战;二是派精骑扰敌。以此达到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持久战就可以概括的。
观袁绍从决定出兵到真正出兵一共拖了将近八个月,时间不可谓不长,而结果是让曹操利用这段事件进行了战略部署,并解决突然在徐州叛变的刘备,袁绍是即没有按他既定之策马上出兵,也没有采取田丰、沮授之策内修农战,外疲曹军,反而什么事也不干,白白浪费了时间。假如袁绍肯按他既定之策马上出兵的话,胜算也是很大的,因为当时曹操内有忧患,董承、刘备的野心家在内蠢蠢欲动,连年征战,士兵、百姓皆疲乏,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不然则按田丰、沮授之策。那么田丰、沮授之策是不是良策呢?首先看看内修农战,所谓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汉末动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建安元年已经开始实行屯田制,进行农战的战略了。而袁绍却没有制定过明确的土地政策,尽管拥有四州之地,但土地兼并严重,农业未有发展,这对于袁绍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田丰提出内修农战的计划于袁绍现今或以后都有利。但是袁绍不听。
再看精骑扰敌之计,袁绍的河北军队兵种上的优势是骑兵多,骑兵速度快,可以迅速进兵,也可以快速退兵,用于袭扰是有很大优势的,曹操兵少,不可能处处防备,正合《孙子兵法》所说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的情况。这条计谋同时也是一条很毒辣的计谋,辅之田丰内修农战的策略看,派出精骑的目的就是为了骚扰曹操农业发展,因此派出的骑兵必定是以掠夺农民,破坏农业生产为主,而并非去找曹操的某些据点打,这样一来曹操是不得不派兵救援,不然长久以往,他领地内的农业生产必将崩溃,长期被掠夺的农民或反或寇。这条计谋,对于袁绍来说却也并非就是十全十美的计谋,原因是袁绍治军很差,假如袁绍派出的精骑掠夺时兴起,贪财物,不按时撤退,很容易就被曹操来了一个歼灭战,文丑就是因为所领骑兵只顾钞略辎重,结果被曹操趁机歼灭的。然而许多事情我们都只能够做到尽善尽美,而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因此这条计谋虽然有风险,但对袁绍来说也不失为一条好计。但是袁绍不听。袁绍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近八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亲征刘备,田丰劝说袁绍袭太祖后,袁绍以孩子生病,无心远征为理由,拒绝了田丰的建议。许多人认为袭太祖后就是偷袭许昌,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但袭太祖后还可以有另外两种理解,一是趁曹操不在官渡时进攻官渡;一是从后袭击征讨刘备的曹操军队,与刘备形成夹击之势。要实施以上三种策略都必须先攻下延津,以延津为据点。据《于禁传》记载,袁绍是有派人进攻过延津的,当时于禁仅以两千兵士把守延津,假如袁绍按他部署准备出动的兵力精卒十万,全力攻打而连二千人守备的延津都打不下,那官渡之战还用再打吗?难不成是《孙子兵法》没有教过兵力五十倍于敌的打法,结果他们就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了?曹操平定刘备叛乱的速度非常快,仅离开官渡一个月内就返回,假设在曹操平定刘备叛乱之前袁绍打下了延津,以延津为据点,最可能实施哪一种战略呢,即田丰袭太祖后是哪一种意思呢?笔者认为攻打官渡的可能性最大。官渡,是许昌的咽喉,曹操欲弃官渡退保许都时,荀言扼其喉而不得进,可见官渡之战的重要性,只要能攻下官渡,则许都也将很难守住,那时情见势竭,必将有变的便是曹操内部了。
另外一位谋士沮授,在曹操弃延津退守官渡时劝袁绍不要轻进,利用己方财力雄厚打持久战,这一策略也是有道理的。《孙子》云兵非贵益多也,袁绍进兵白马、延津连遭三败,折损大将颜良、文丑,还被曹操俘虏了历史上没有记载姓名的大将,军队的士气自然低下,战斗力远远不如曹操的军队,这是其一;曹操缺乏钱粮,速战速决对他有利,而袁绍钱粮多,支持得起持久战,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符合兵法因敌制胜的原理,这是其二。
综上观之,田丰、沮授的确是一流的谋士,曹操对田丰、沮授二人的评价也是很恰当的,是袁绍没有识人之明,这也是袁绍不如曹操之处。
连篇累赘这么多,包括许多的推测、假设,其主旨是为了证明:战争中难以预料的事情是很多的,战事的变化也是每分每秒的可能出现的。曹操能够以弱胜强,其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曹操的军事指挥、决断能力,而并非单凭运气,单靠侥幸就能够取得胜利的。